中新社克拉美丽10月22日电 题:“戈壁母亲”的心声: 娃娃,妈妈想你
中新社记者 吴旭
“娃娃,我是谁啊?” 在克拉美丽气田作业区工作的采气工杨春燕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抱起自己4岁大的孩子, 听他叫一声“妈妈”。“每次听到这两个字时,我心里就特别舒服。” 杨春燕这样告诉记者。
由于长时间在沙漠腹地的采气作业区工作,杨春燕无法时刻陪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出生后就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经常想妈妈,但杨春燕很多时候只能在电话里让孩子听她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地对孩子说:“妈妈很快就回去了”。
但“很快”的概念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至少15天,甚至一个月。“现在给娃娃打电话,他都不肯听电话,不肯和我讲话,因为他觉得妈妈骗人。” 杨春燕言语间透露出些许的无奈和伤感。
没有一个母亲愿意经历在电话里倾听孩子期盼的声音而自己却无语应答,只有强忍眼泪,声哽语噎的时刻。但在采气作业区的一线,这些经历对女工们来说却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
已经从事五年野外采气工作的万林风家在克拉玛依,儿子在乌鲁木齐上大学。万师傅说,儿子每次放假回家都见不到她,即便是过年,也会赶上她在采气场值班。
儿子想了解妈妈的工作环境和身体状况,就提出来每天要和妈妈视频聊天。而万师傅经常在零下40多度的野外检查设备的投产运行情况,整个脸都会被冻肿。她怕儿子担心,不敢和儿子视频,就找借口说没法子上网。
其实,在采气场有许多像杨春燕、万林风这样的母亲。她们对记者表示,自己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和孩子待在一起,而最难过的事就是刚刚和孩子有了交流,又要和他们分开。
鲜艳是采气场的一名工程资料员。她告诉记者,儿子“江江”今年开始上初中了,但在孩子过去6年的小学生活中,自己没有一次和孩子一起过儿童节。“每年六一的时候,我都要照常在采气场处理文件,没办法回家,娃娃只能看着其他一家三口出去玩。我每次都告诉他明年陪他一起过节,但每次都食言了。” 鲜艳遗憾地说。
鲜艳的丈夫是名警察,因为工作关系,夫妻二人同时不在家的情况非常多。鲜艳说,一到这时候就要将孩子到处送,拜托哥哥、姐姐或是朋友照顾。孩子只要见到别人来接自己放学,就知道又要有一段时间不能见到爸爸妈妈了。
“娃娃小时候,我每次上班的时候她都大哭,喊着‘妈妈不要走’,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只说‘妈妈再见’了。我曾经问过娃娃,他为什么不哭了,他说‘因为哭不哭妈妈都要走’。”鲜艳告诉记者,当时听到孩子这么说时,她顿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虽然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我们要放弃对孩子的一部分关爱,但娃娃永远是我们心里最牵挂的人。现在能做得只有好好工作,希望明年的六一可以和娃娃一起过。”鲜艳再次许下了这个一直没能实现的愿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