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建中华民族道德观
南方日报:公报的一大亮点在于,首次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与道德建设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张希贤:道德建设属于思想文化建设的范畴,而能给人信仰并提升人类道德情操的只有政党和宗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实也是中华民族道德观的重新构建,其症结在于如何在适合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构建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落脚点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这个平台,不可能覆盖整个社会,探索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最终要依靠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袁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要落实在这几处: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引领层面,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这块,我们一直在做。可是整个社会是由不同身份的人构成的,仅仅深化教育领域的道德建设显然不够。需强化分层引导人们向善,要把道德的观念渗透到主流意识形态中,让各类社会人群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学习传统文化能帮我们提升社会公德
南方日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建设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张希贤:西方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构成包括忠君爱国,内圣外王,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这都是对道德的一种细化提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程度很强,这就需要在实践中细化,具体落实和大众化的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的在于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文化水平和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增长和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简单说,就是国民的文化水平不够,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国家的世界地位。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地问题。
袁刚:中国的儒家文化根深叶茂,孔子说宽则得众,仁者爱人;墨子提倡兼爱;孟子最著名的观点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传统文化的精髓往往激励着中华民族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境界,放在今时今日仍不过时。在汶川地震时,我们的国民守望相助,抗震救灾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高尚情操,这就是社会道德价值集中升华的体现,是人类对自身爱的体现,也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髓。但我们不能只在灾难面前才显现大爱,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小爱与大爱。有太多先贤和榜样在曾经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出现过,传统文化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浓缩,学习传统文化能帮我们构建精神家园,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社会建设主体是社会而非政府
近来发生的系列公共事件引发了公众焦虑。在佛山的路人漠视被碾女童事件中,尽管较之前几天的舆论高压,最近两天舆论相对平缓,而且,严肃、理性的讨论逐渐成为主流,但是有关精神文明建设议题不能就此搁置。公众建言献策保护见义勇为,或通过变换方式呼吁道德复归,舆论由大众喧哗向群策群力式的商议转变。类似事件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具体的议题,同时,它也为大众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契机。(记者 杨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