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李克强参谒平壤友谊塔 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2011年10月25日 03: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谒平壤友谊塔,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并敬献花圈。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和平来之不易 成果更加珍惜

——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谒友谊塔

  新华网平壤10月24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吕鸿 周之然 新华社记者明金维

  “中朝友谊万古长青!看到这几幅画,使我们更加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建设成果需要更加珍惜。”

  这里庄严肃穆。

  高大的友谊塔,巍然矗立在朝鲜首都平壤市区松柏环绕的牡丹峰山冈上。

  10月24日,正在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这里参谒,凭吊牺牲的志愿军官兵们,并在参观石室结束前发表了上述讲话。

  敬献花圈 缅怀英烈

  金秋的平壤,气候开始转凉。

  清晨,细雨霏霏。100多名中朝人士早早来到这里,在塔基下静静等候。

  灰蒙蒙的天空下,塔身正面“友谊塔”3个朝文镏金大字和塔顶的镀金五角星显得更加庄严,两侧描绘志愿军的大型浮雕栩栩如生。

  上午9时20分,李克强的车队抵达友谊塔。塔基下,朝鲜人民军三军仪仗队列队肃立,朝鲜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迎接。两人一起走至塔基正下方站立,凝视着塔基上用朝文雕刻的黑色碑文:“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留下的不朽业绩,朝中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辉。”

  在庄严的花圈曲音乐声中,礼兵将两个花圈抬至塔基台阶上。李克强和杨亨燮缓步登上台阶,趋前分别整理花圈缎带,然后返回原位,与陪同人员一起默哀。全场一片肃静。军乐队演奏中朝两国国歌。

  鲜花和花圈上的绸带在风中飘拂。

  60多年前,240多万中华优秀儿女奔赴朝鲜,为了保卫和平,10万多将士长眠在朝鲜。为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丰功伟绩,朝鲜决定建造友谊塔。1959年,友谊塔落成。

  从此,友谊的丰碑一代又一代植根于朝中两国人民的心中,每一位来朝访问的中国人都会来到这里追怀、悼念,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和平、稳定与发展。

参观石室 追忆功绩

  友谊塔底部有一圆形石室,约100平方米。敬献花圈仪式结束后,李克强和杨亨燮绕塔半周,通过古铜色的大门和一座刻有中朝两国国旗浮雕的镏金屏风,步入其中。

  石室的中央是一个青色的大理石基座,精心保存着10本志愿军烈士名册原件,共计22700人。朝鲜同志拿出了其中两册。李克强郑重地打开名册,一页一页,仔细翻阅那经过了岁月磨洗后泛黄的纸页。

  讲解员说,这些名册是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1958年提供的名单编撰而成的。

  “这是毛岸英,这是邱少云”,李克强动情地说:这些烈士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一页一页地全部看了。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随后,朝鲜讲解员向李克强扼要介绍了塔内3组大型壁画——参战篇、战斗篇、建设篇。壁画中,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和为抢救朝鲜儿童牺牲的罗盛教的光辉形象格外醒目。

  李克强徐徐挪步,一边认真观看壁画,一边仔细聆听讲解,一边不时点头。最后,在留言簿上,李克强为友谊塔题词:“祖国人民永远铭记志愿军烈士们的英名。”他对朝方陪同人员说:“感谢你们精心保存这些名册,它们非常珍贵。”

  李克强结束参谒,走出石室。天气变得晴朗起来。

  让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北亚地区人民都拥有美好的和平与未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