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功能
男女各有所长
一般而言,女性的血压比男性低,外周血管阻力也比男性低,但心率却比男性高。在太空飞行后对航天员的立位耐力实验发现,出现晕厥前期症状的航天员中女性比男性多,这些女航天员的心率明显增加,血压明显降低。所谓立位耐力实验就是在飞行以后,让航天员从躺卧位立即站立起来,如果出现头晕眼花的情况,就是立位耐力下降。虽然女性的立位耐力一般都不如男性,但是航天以后女航天员的立位耐力下降更为明显。
但另一方面,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罗威廉教授研究发现,在30岁至40岁期间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大,载人航天可能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反之女性由于受体内高水平雌激素的保护,不易患冠心病。大量数据表明,在航天中男航天员比女航天员容易发生室性心律不齐,而且长期飞行比短期飞行更容易患这种疾病。第一次发生室性心律不齐是阿波罗15号航天员欧文,他和航天员斯科特在月面上行走期间都感到手指尖剧烈疼痛和肿胀。欧文在回到指挥舱后不久还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返回地面21个月以后,欧文又发生心肌梗塞。
心理层面
太空工作需要女性参与
从生理构造、心理素质来讲,女性耐久力比男性强,心理素质稳定性高于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于男性;男女搭配在空间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欧洲航天局生命科学部主任施密特表示,空间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全部由女航天员来完成的长期航天任务,其效果更为理想,因为女航天员在一起,积极主动、互相配合,没有竞争,因此更有利于完成任务。罗威廉教授更建议未来人类的第一次载人火星旅行,最好全部由女航天员来完成。
另外,男性体内铁的含量比女性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男性体内铁的含量可能会升高到中毒水平。还有,女性体重比男性轻,需要的热量较少,产生的废物也比较少,因此女性更适合长期航天。
不久前,美国宇航局进行了一项名为“百年星船”的研究计划,任务是将几名航天员送上火星或是火星的卫星,让他们在那儿安家落户,地球将定期给他们送去生活用品,但不再将他们接回地球。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现,留在火星上的航天员中必须有女性,否则他们如何安家落户?如何传宗接代?
人类探索太空和开发太空的事业是无止境的,如果没有女航天员,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延伸阅读
女航天员培养曾是“冷战”竞赛砝码
载人航天作为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需要体现“男女平等”的人类理念,必须要为符合条件的女性提供平等的航天机会,这也是人们如此关注女航天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在美苏“冷战”时期,女航天员上天也成了双方政治、军事竞赛的一个砝码。
1962年,前苏联在航天员第一分部内成立了一个女子组,由5名成员组成。这5名女性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即准备上天。1963年6月16日,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1984年7月25日,前苏联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7”号空间站,进行了3小时35分的太空行走,成为完成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女性。
前苏联的第一批女航天员一般只跳过降落伞,没有驾驶过飞机。但当局并没有完全按照男性航天员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并不看好女性担任航天员,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赢得太空竞赛的“第一”。
事实上,美国选拔女航天员的工作比前苏联早。1960年,美国有关组织就招募了25名美国女性参加女航天员的体检测试,她们都是职业飞行员,飞行经验都在1000小时以上。其中13名女性经过测试身体条件完全符合要求。可惜当时美国宇航局要求航天员候选人必须是美国空军的试飞员,而且具有1500小时以上驾驶军用喷气式飞机的经验。由于这种苛刻的条件,这13名女性最终被排斥在外。这就是所谓的“水星13姐妹”事件。
刻板的美国人,一直到1983年才将第一个女航天员送上天,比捷列什科娃的飞行整整晚了20年。
(吴国兴 作者为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