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某海域浪高雾浓。仲秋时节,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展开。
尽管在浓雾和海浪掩护下,“敌”舰与大海融为一体,但对抗开始不久,综合信息系统就迅速将其“揪”了出来,并及时将目标参数传到某导弹艇导弹发射兵陆体华操作的控制台上:方位、距离、坐标、舰型大小、目标战术特征一目了然。
茫茫大海,两舰相距数百公里,信息从何而来?面对记者的疑问,陆体华自豪地说:“此刻,指挥部所有的侦察力量都在为我服务,舰载雷达、观通站、预警机乃至侦察卫星……算起来我长了33双‘眼睛’哩!”
“信息化作战‘发现即摧毁’,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做到及时准确发现目标。”支队长章岳兴对记者说,“海天间10余种侦察装备、几十个侦察要素织就了一张纵横交错的情报网,这些侦察设备通过信息系统,把各类情报实时传送到导弹发射手的信息处理平台上,为精确快速打击提供支撑。”
随着上级一声令下,导弹拖着尾焰呼啸而出。然而就在这时,“敌”舰发射了干扰弹,目标海域内同时出现3个目标!
若导弹一击不中,“敌”火力反制将尾随而来。危急时刻,陆体华重新通过中继制导修正诸元。
特性相似的假目标虽然可以骗过导弹雷达,却在多种侦察手段提供的目标形状、体积、航速、温度、声音等复合情报面前露出了马脚。全方位、多角度的情报信息重新为导弹提供了正确的目标指引。
演练如火如荼,导弹艇高速机动,情报信息一路不断,“敌”我双方态势以及各个目标的情况清晰显示。
“编队在动,我的‘眼睛’也在动。”陆体华介绍说,完善的侦察网不但能在固定地域实施静态侦察,还能在舰艇机动中进行情报保障;不仅能实时掌握目标信息,同时还能准确感知周边海域的威胁。
“轰!”说话间,导弹抵达目标海域,准确命中。叶文勇 杨宗汝 解放军报记者 尹 航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