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日前公开表示,对于未来发展,红十字会需要系统地、深刻地反思,需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完善。红十字会的管理链条中必须形成共识:“要赚钱的,你就远离红十字会。”
赵白鸽这番表态被一些媒体称作“豪壮的改革决心”,它切合红十字会当下的发展实际,符合公众对红十字会管理机制改革的预期。尽管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国红十字会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公益品牌,依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多发、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离不开红十字会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慈善组织。所以,我们不妨把赵白鸽坦诚的表态,视作这个组织自净与改革的决心,不妨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多一些关注。
当前,慈善事业最大的障碍,不是善心的稀缺,而是运作的不透明。“郭美美事件”发生后,民众对红十字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信任,红十字会的受捐款项因此大幅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慈善就因此停滞或放缓,相反,公民善心的表达途径还在不断拓宽。以“微博慈善”为例,最近就连续发生上百起感人的慈善故事:温州一名14岁男孩发微博救父,一个月就筹得15万元善款;网友“揭露地球”发微博称,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门口有位老婆婆露宿街边,短短一天时间内,这条微博就被转发38000多次,人们争相前去帮助这位老人;武汉一位七旬老人病危急需“熊猫血”,儿子发微博救助,第二天就有一位李姓同学前去献血400毫升……无数微博维系起爱心故事,感动着网上网下的许多人。
“微博慈善”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公开和透明。“免费午餐行动”是“微博慈善”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个公益活动进行了半年多,筹集到2000多万元善款,覆盖11个省市的100个学校,甚至引发中央财政的接力。活动发起人邓飞把“每天微博说清楚每笔钱去向”看得特别重要。免费午餐计划将信息完全公开透明,资金的进出、流向在网上都查得到,每一个接受免费午餐的学校校长,每天都要用微博报告午餐情况。不能发微博的可以发短信,接受全体网友的监督。
事实证明,在“免费午餐行动”这种每一分钱都来去清楚、都自觉接受监督和质询的透明模式下,人们愿意把善款托付出去。这种模式恰恰是中国红十字会下一步改革需要研究和学习的。除了坚持公益属性、厘清管理思路外,红十字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把“公开透明”贯穿一切慈善活动的始终。
红十字会具有广泛的组织基础,在慈善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运作优势。倘若中国红十字会认真进行“系统地、深刻地反思,实质性的改革和完善”,“积极了解公众需求和期待,接受公众的咨询和批评”,我们相信,这个曾在灾难中挽救无数人生命的公益组织,一定能获得广大公众的信任。(李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