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川省藏学研究所专家:达赖又在拿“文化”说事

2011年11月14日 17:5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达赖喇嘛近日在日本说,最近发生的藏传佛教僧侣自焚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当局在西藏实行的文化灭绝政策。四川省藏学研究所藏学专家刚正表示,达赖把自己支持下在藏区发生的破坏教规、灭绝人性的自焚事件说成是对文化灭绝的抗争,简直是冠冕堂皇的颠倒黑白。

  刚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多年来,达赖在世界各地游走窜访,到处兜售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那么达赖所讲的被灭绝的‘西藏文化’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信教自由、传统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历史等方面来分析。”

  刚正说,世人都看得出来,如果藏人没有信教的自由,那么西藏各大小寺院里全世界最庞大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10多万人的喇嘛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生存的?结论只有一个:中国政府既没有禁止喇嘛信教,也没有禁止藏族群众对寺院的供奉。“我们随处可见的是藏族老人手中摇动的转经筒、蓝天下随风飘动的经幡,随处可见的玛尼堆,还有寺庙里传出的诵经声。因此,信教不自由的情况显然不存在。”

  “藏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也完整地传承着。”刚正说,青稞酒、牦牛肉、奶茶、糌粑,依然代表着现如今藏族同胞的饮食文化;向尊贵的客人敬献白色的哈达,依然代表着现如今藏族同胞待客的礼节文化;藏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幼,依然喜欢穿戴独具藏民族特色的服饰;走遍藏区的山山水水,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都矗立着石木结构的藏式民居;热情奔放的藏族舞蹈、高昂激越的藏语歌曲、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这些藏民族艺术瑰宝都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凡是到过西藏的人都了解,藏族群众无论是居住、服装、饮食、节日以及其他生活习惯都是原汁原味的藏族风情。

  “那么藏族的语言、文字和历史呢?”刚正说,现在懂得藏语、学习藏文的藏族民众显然比达赖统治期间要多不止百倍,甚至连不少其他民族的人都在学习藏语和藏文,电台和电视台也都用藏语来进行广播和传输,西藏的历史也有系统完整的记载。《康巴卫视》每天都在教授汉族人学习藏语。

  刚正说,“分析到底,西藏唯一被改变的就是神职人员失去了对普通藏民的特权。”过去,在达赖统治下政教一体的西藏,喇嘛拥有绝对的特权,对于普通藏民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对普通藏民可以任意处置,普通藏民的全部财产甚至生命都是属于寺院的,那时候,只有神职人员掌控着绝对的文化权,而普通藏民没有学习文化的权利,只能被奴役。

  刚正表示,达赖所讲的被破坏的西藏文化指的就是神职人员的绝对特权。他说:“在达赖的眼里,神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代表神权的神职人员必须要高人三等,普通藏民就是牲畜,只有老老实实接受奴役,是没有资格学习文化知识的,更没有资格与神职人员平起平坐。一旦普通藏民掌握了文化就破坏了神权管理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达赖的眼里,等级森严的农奴制度就是西藏文化的化身。所以,打碎农奴制,鼓励藏人学习文化,就是达赖所讲的对‘西藏文化’的破坏。”

  刚正说,西藏不仅是藏族人民的西藏,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西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同其他民族一样,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无比珍贵的绚丽奇葩。即使在“文革”动乱时期,在中国内地,传统文化遗产和寺庙,甚至曲阜的孔庙都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人仍然竭尽全力保护西藏宗教文化,使布达拉宫免遭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多次拨巨款修缮布达拉宫等西藏寺庙,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唐卡、大藏经等宗教和文化遗产,并多次对藏语言文字的保护和使用作出规定,开发出与汉、英文字兼容的藏文软件操作系统,使藏文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文字。

  刚正认为,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门强调“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党报党刊、广播影视节目、出版物等译制播出出版”,“加大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都是中国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好例证。

  刚正说,达赖集团无视中央政府为西藏所做的工作,把“文革”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说成是专对西藏宗教文化的破坏,甚至捏造事实、恶意攻击,谎称“文化灭绝政策,目前正在西藏发生”。刚正说:“达赖很清楚,他鼓动年轻僧人自焚的所作所为既不传统、也不文化,既不宗教、也不人性,他只有大肆散布他的西藏‘文化灭绝论’,才能欺骗世人,达到梦想复活旧西藏非人性政治文化的图谋。”(记者 苑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