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各国学者谈中国国际形象 称交流不够是误解根源(2)

2011年11月16日 08:5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美国:

  多数都以华侨形象为主

  刘亚伟(美国卡特基金中国项目主管):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经历过非常多的阶段,例如在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当然,不久前美国就此法案道了歉。

  后来美国人怎么看中国人,这里分好几个层面:首先是老华侨,美国人通过唐人街了解他们;另一部分是新侨,像我。我刚到美国第一年就买了一部车。一块读研究生的人问你怎么有钱买车?我说周未我都在看书,中午别人去咖啡厅,我自己做饭省攒。所以,我留给美国人的形象是勤劳、抠门。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不应该算以上人群,应该是国内的中国人。而这些跟国家的文化、制度是密不可分的,不可能把它割裂开来,凭空去说美国人眼中的新形象。

  俄罗斯:

  既是机遇也担心挑战

  关贵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现在俄罗斯的主流民意对中国的态度是一分为二的:中国的崛起给俄罗斯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俄罗斯的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资源价格的全面上涨让俄罗斯欢呼雀跃。其次,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一点也和俄罗斯一致。

  但是,大部分俄罗斯人仍然认为,中国带给俄罗斯的更多的还是挑战。俄罗斯首要的担心是从资源提供者最终沦落为中国的附庸。而中亚独联体国家深受前苏联影响,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矛盾情绪——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既有经济实力又讲诚信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亚通往亚太的重要通道。但是在民族文化和前苏联教育的双重影响下,这些国家从精英到民众对中国存在一种排斥心态。

  哪些因素影响中国国民形象?

  刘宏:根据我的一些访谈,发现新加坡当地人对中国大陆新移民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虽然语言相同,但当地人认为两个人群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明显不同。因为新加坡华人来自福建、广东,而新移民各地都有;第二,不少当地人认为新移民来了,是跟本地人竞争;第三,有一部分新加坡人认为新来的移民,对新加坡还缺乏政治上的认同,如他们可能更习惯看中国的电视节目。

  可见,共同的民族或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形象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作用。

  刘亚伟:中国人不要太刻意去追求形象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安全感、自卑感,没有自信的表现。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是穷国。但是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的形象,都是成功、富裕的中国人。另外,美国人看中国的时候受自己限制很多,比如他们有种族歧视的情况,有宗教信仰的情况,有基本政治制度的理念。两国在这些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加藤嘉一:作为一个日本人我深有感受,日本人对当代中国的软实力是拿着问号来观察的。我们从小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思想等接受的教育特别多,很敬仰,但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却处于半空白状态。突然间发现邻居崛起得这么好,日本人觉得有点害怕。这种心态很正常。

  另一方面,日本人觉得中国不太透明,比如军事,很难理解它的意图在哪里,所以我觉得日本人观察中国的过程始终是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同时,对日本人来说,中国的崛起又是本国离不开、摆脱不了的。在日常接触中,也会觉得中国人是亲切的,但与媒体上的中国人形象可能又有一定的误差。

  日本人始终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跟日本人自信又自卑的心理很有关系,这本身也影响着对中国人的看法。

  至于真正促进相互理解的方式,最重要有两点:首先到对方的国家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另外,用对方能够听得懂的、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中国的崛起实在是太快了,转型的过程可能有争议,所以我们总是抱着一种过高的期望值去看待中国。如何解读中国,既考验中国,也考验着外国人,所以解决之道需通过好的互动来实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