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告别老馆 跪地泪流满面
当兵器馆最后一件文物——“东风1号”地对地导弹被拔起的瞬间,军博文物处干事张炳然心中生起一阵酸楚。
这位1986年入伍进入军博的东北大汉,在“东风1号”平安放倒后的瞬间,跪在了地上泪流满面。“守了几十年,我对它太敬畏了。”张炳然告诉记者,在三十几天时间里,军博工作人员通力协作,让这些重型装备安然出馆,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这些钢铁家伙可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呀!”
新貌
保留苏式门面 与世纪坛结合
作为北京上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军事博物馆50余年来首次启动改扩建。此前,军博是“十大建筑”中唯一没有改建的。
据向荣高介绍,去年7月初,经有关部门批准,军博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立项。此次军博改扩建将完善一些现代博物馆的功能,扩大展馆面积。届时,军博展览大楼的建筑面积将从6万平方米扩大到14.8万平方米,地下增加一层。其中,兵器馆面积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超过1万平方米的陈列面积。
“改扩建后,军博会保留现有的苏式门脸儿,但后面的场馆都要拆除重建。”向荣高说,扩充面积后,军博将和旁边的中华世纪坛连为一体。展览方式、种类和数量也会有大的变化,将吸收国外先进博物馆的经验进行展陈设计,更方便群众参观。
影响
改扩建明年动工 大型兵器露天看
向荣高介绍,年底前,30多万件文物都要转移至军博专用的文物库中,改扩建工程计划明年初动工,预计3年后竣工。在此期间,军博主楼将封闭施工,但观众还可以参观广场上的武器陈列。另外,旁边的博兴大厦还会定期推出临时展览。“海陆空各种武器集中在广场同一平面上,也是一个难得的看点呀。” 向荣高说。
在文物保护方面,向荣高表示,坦克、装甲车等可以露天摆放,但像“东风1号”和一些功勋战机都要置于遮雨棚内。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工作人员要经常对文物外表进行擦拭,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保养。
记者了解到,日前,相关部门已下发加强军博文物征集的文件,将面向全国征集各种新时期的兵器。据悉,像中国军队参与索马里护航、国际救灾、维和等大事件的相关文物都有望被纳入新军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