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等湄公河流域5国及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的11名水利技术人员24日结束了在中国的培训。
这是中国连续第二年为湄公河流域国家举办水利技术培训。中国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高波说,这样的技术培训不仅推动了这一区域在水资源领域的合作,还增进了相关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据了解,此次洪水预报技术培训由水利部主办,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承办,为期10天。长江委组织15名业务扎实、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开展了洪水预报技术方面的系统培训,并安排参观考察了长江防洪工程、荆江分洪闸、荆江分蓄洪区、三峡工程和沙市水文站。
来自泰国湄公河委员会的一位学员说:“我们学到很多知识,包括雨量径流过程的基本理论、长江流域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的先进知识与技术、水文气象耦合技术等,不仅采取了授课的形式,同时还安排了实地参观。”
“比如长江干流上的沙市水文站和荆江分蓄洪工程,荆江分蓄洪工程由54个连续的控制闸门组成,长1064米,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他说。
其他学员也认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自然地理特点上有类似之处,这次的培训经历不仅将对个人的工作有所帮助,而且也将使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受益,包括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东南亚地区极端洪旱灾害呈现频发与并发趋势。洪涝灾害仍是这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今年雨季,泰国湄南河流域发生超过50年一遇的洪水,柬埔寨全国24个省市中有19个省市发生洪灾,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灾。
高波说,灾害频繁,将同一个流域内的人民和国家凝聚在一条船上,中国非常愿意通过举办此类技术培训班,与湄公河流域各国分享在防洪减灾领域的成功经验与技术,为湄公河流域各国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湄公河流域的源头在中国青藏高原,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出境后始称为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一长河,有“东方多瑙河”的美誉,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后注入南中国海。湄公河沿岸聚集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和经济数量,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近年来却洪灾不断。
中国从1996年开始参加与湄公河委员会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对话,旨在为这一区域的发展献出自己一份力量。2002年,中国水利部与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签署报汛协议,连续9年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汛期水文信息。
为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极端干旱气候导致的旱情,2010年中国水利部应急提供了旱期水文信息。中国水利部与湄公河流域各国还开展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人员互访,来自中国的技术和信息为五国政府抗灾救灾工作起到了显著作用。
高波在结业仪式上说,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和人民遭受洪灾的侵扰感同身受,及时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援助,帮助兄弟国家战胜洪灾。
应泰国政府请求,10月中旬,由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率领的中国政府防洪专家组紧急赴泰,为泰国政府防洪救灾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一条大河把我们上下游6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水利部还将继续从人道主义出发,向湄委会提供报汛服务,选派专家参与湄公河委员会主办的相关会议、论坛,进一步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各国的技术交流与人员互访。”高波说。 (记者沈翀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