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
今天我们进入了微博时代,也就是被形容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以新浪微博为例子,从2009年到2011年1年多的时间内,微博用户激增,每天微博发布数是7500万-8000万。门户网站每天处理的新闻条数是3到5万条,微博则有8000万条左右。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在微博上发布信息和观点,探讨家事、国事、天下事。
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研究所今年7月发布的网络舆情显示,微博已超越论坛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尤其在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当中,广大网民通过微博发布相关信息,这种渠道和力量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中国新闻网总编辑陶光雄认为,微博毕竟是碎片化的、混杂的、不连贯的,对新闻媒体的深度解析提供了空间,微博时代的到来促使专业新闻机构提供更好的新闻信息服务。在海量信息下,民众更加盼望有公信力的主流媒体发出声音,这正是新闻报道的机遇所在。微博丰富多彩的个性表达需要理性思考的引领。
政务微博是沟通“两个舆论场”的重要力量
网络问政、执政、行政,已成为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民众维护权益、表达意愿、参与监督的重要方式。数据表明,截至11月5日,新浪政务微博总数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数10023个,公务员微博数8671个,与今年3月的数据相比,增长率分别达到670%、487%、1104%。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政务微博的兴起正在改变政务信息传播的范式和政务问题处理的方式,悄然而有力地重塑政府形象。
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最早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不完全相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人民网副总裁、人民网研究院院长官建文说,政务微博异军突起,成为一支沟通“两个舆论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人民网副部以上的官员开通的微博数已经达到57个。另外,还有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1200多个机关团体在人民网的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
当然,政务微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耘耕说,政务微博开了很多,但真正活跃和办得好的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互动性差,不仅自己不讲话,还不与网民交流互动;信息量太小,只是把一些政府公报和工作简报贴上去,对突发事件回应不及时。政务微博要想真正入驻到民间舆论场,必须要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网民互动交流。这样,“两个舆论场”才能够真正打通,形成强大的传播力。(记者 韦 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