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6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到2010年,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中国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范小建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贫困发生率30.7%。30多年来,中国依靠发展解决贫困问题,把加快发展作为减贫的根本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作为扶贫开发的中心任务。
“到去年年底,上一个《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范小建称,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2万,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2.8%。2001-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77元增加到3273元,年均实际增长8.1%,略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同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我国也是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范小建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深入,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正是在上述基本背景之下,中国制定了新十年扶贫纲要。范小建介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中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范小建称,《扶贫开发纲要》有六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做出一个重大判断。到2010年,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二是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两不愁,三保障”既包括了生存的需要,又包括了部分发展的需要,符合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基本特征。
三是工作方针更加科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明确了扶贫促进发展、低保维持生存的工作定位。
四是工作格局更加完善。第一次明确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五是工作对象更加清晰。分四个层次,即:扶贫对象、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
六是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要求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同时,从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保障和重点群体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原则要求,还要求加快扶贫立法。
相关链接:
中国将建跨省协调机制 协同攻坚连片特困地区
国家扶贫办主任:将提供支持鼓励NGO组织参与扶贫
财政部:强化扶贫资金监管 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官方解读扶贫纲要"两不愁三保障" 包括生存发展需要
扶贫办主任谈中外扶贫标准差异:持较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