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11月23日起,农业部与中国气象局组成5个督导组,深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及甘肃,检查指导小麦生产管理工作。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在督导组出发前提出,“农业气象专家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农情资料,便于气象部门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建议。”督导组组员、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钱拴称,我们必须结合后期可能的天气气候形势,分析小麦生产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给农民打‘预防针’。
督导组组员们针对不同的地区的不同苗情,形成多份建议报告,开出了对症的“良方”。建议各地根据今年天气气候特点、小麦苗情墒情,分类管理,适当采取镇压、化控、化除、清沟等措施,狠抓病虫草害防控,提早做好防灾减灾。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工吕厚荃称,降水对冬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以前1毫米的降水可以产粮1公斤,用过地膜覆盖后,1毫米的降水可以产出2.5公斤的粮食。截至11月25日,甘肃省737.5万亩的产区都进行了覆膜,明年将推广到1200万亩。吕厚荃称,气象服务也一定要跟上农业新技术发展,要有针对性,帮助农民朋友趋利避害。
据悉,气象局总共派出五名女同志和农业部的专家共计走访了10个省,足迹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冬小麦主产区。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郭安红的调研报告上记录了大量的数据:播种面积、单株叶片数、各类苗所占比重等都是详实记载。郭安红说,“走进麦田,走向农民,是了解气象服务需求最关键的一步。”当前,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最关心的就是冬季的温度和雨水。偏冷还是偏暖,有没有降雪,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的制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