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直面PM2.5压力 空调、尾气为其重要来源

2011年12月08日 14: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的环保工作正面临不小的压力,这源于一种粒径2.5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

  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尽快将其纳入日常空气评价体系的呼声在这个冬天迅速升温。

  尽管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这种被称为PM2.5的颗粒由于携带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是目前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人类第一个关于PM2.5的监测标准才面世,诞生地是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10多年后,当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上高速前行时,2.5微米的压力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与此同时,以煤为主要能源、不断加大的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等现实因素,决定了这种压力可能将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长期存在。

  事实上,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和科学家们一直在监测“PM2.5”。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从听说到热烈讨论这一专业术语只不过是最近不久的事情。

  在此之前,人们的最大感受是在一些空气质量报告显示“良好”的日子里,呼吸道并不舒服。这也是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饱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环保部门的专家坦承,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已发生变化,但目前的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并没有及时适应这些变化,其中就包括未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最新信息显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截止,PM2.5有望被纳入新标准。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都意味着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但标准只是依据,治理才是根本,这注定是长期艰苦的攻坚战。

  作为一种综合性污染物,PM2.5显然是个难缠的对手。研究显示,除了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PM2.5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颗粒物,这使得对其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殊为不易。

  此外,对付这些飘忽不定又能长期停留的颗粒,需多方合作,各尽其责,这需要建立一种有力的联动体系和科学的协调机制。

  以上这些对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来说,是压力更是责任。

  另一个新的课题是如何应对不断增加的生活和消费污染。监测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取暖、空调、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怎样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环保消费之间找到契合点,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意味着人们很可能要放弃一些舒适、方便和自在。

  显然,应对PM2.5,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刘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