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环保工作正面临不小的压力,这源于一种粒径2.5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
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尽快将其纳入日常空气评价体系的呼声在这个冬天迅速升温。
尽管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这种被称为PM2.5的颗粒由于携带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是目前影响人体健康和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认真研究PM2.5的历史并不长久,首先是因为这有赖于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空气杀手”恰恰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
直到上个世纪末期,人类第一个关于PM2.5的监测标准才面世,诞生地是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10多年后,当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上高速前行时,2.5微米的压力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与此同时,以煤为主要能源、不断加大的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等现实因素,决定了这种压力可能将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长期存在。
事实上,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和科学家们一直在监测“PM2.5”。但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从听说到热烈讨论这一专业术语只不过是最近不久的事情。
在此之前,人们的最大感受是在一些空气质量报告显示“良好”的日子里,呼吸道并不舒服。这也是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饱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环保部门的专家坦承,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已发生变化,但目前的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并没有及时适应这些变化,其中就包括未将PM2.5纳入评价体系。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最新信息显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已截止,PM2.5有望被纳入新标准。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都意味着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但标准只是依据,治理才是根本,这注定是长期艰苦的攻坚战。
作为一种综合性污染物,PM2.5显然是个难缠的对手。研究显示,除了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PM2.5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颗粒物,这使得对其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殊为不易。
此外,对付这些飘忽不定又能长期停留的颗粒,需多方合作,各尽其责,这需要建立一种有力的联动体系和科学的协调机制。
以上这些对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来说,是压力更是责任。
另一个新的课题是如何应对不断增加的生活和消费污染。监测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取暖、空调、汽车尾气等已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
怎样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环保消费之间找到契合点,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意味着人们很可能要放弃一些舒适、方便和自在。
显然,应对PM2.5,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