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官员考核路线图
本刊记者/韩永
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员考核着重突出政治思想表现。1949年11月,中组部颁布有关规定,干部鉴定内容“重点放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等方面”。
三大改造完成后,对干部的考核,除了政治正确外,又加了个业务能力,即“又红又专”。
十年“文革”,中国的各项制度均被扭曲。直到1978年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从意识形态转向经济领域,而在对官员的考核中,经济的权重开始与日俱增。
1979年11月,中组部下发文件,指出“干部考核的标准和内容,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从此,沿袭了多年的“干部鉴定”被“干部考核”取代。这标志着中国的干部考核,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迈出了重要步伐。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在经济诱惑面前难以自持的官员纷纷落马。此后,“廉”开始进入对官员的考核范畴。1998年5月,中组部颁布规定,将“廉”加入此前的“德、能、勤、绩”,成为对官员考核的“五大标杆”,沿用至今。
考核对实绩的推崇,催生了“GDP崇拜”。到了21世纪,这一恶果已经逐渐呈现:对环境不加节制的破环,正在毁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民众争夺发展空间,衍生出愈演愈烈的社会矛盾;为了追求GDP,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生产方式。
2003年,科学发展观出炉。2006年7月,中组部出台文件,对官员的考核标准,设置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联系本地实际贯彻落实的能力”。
2007年,中共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完善干部评价体系,以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2009年,中央政治局和中组部先后出台有关文件,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要看维稳的成效。
近两年,中央开始大力提倡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创新开始成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常体现在考核中的加分上。近两年,此类加分的比例开始上升。
最近,中组部又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对中高级干部,突出考核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对基层干部,突出考核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办事公道和工作作风。 ★(本文参考了陈东辉著《新中国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历史演变及启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