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阿坝纪行:“捶打”藏族手工艺传承之脉

2011年12月16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阿坝县12月16日电 题:“捶打”藏族手工艺传承之脉

  作者 刘贤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县城附近的洞沟村,有两件事被人记住,一是作为当地最大藏传佛教寺院格尔登寺洞沟活佛的家乡,二是作为阿坝县祥瑞藏族传统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简称祥瑞合作社)所在地。

  洞沟村内一栋大门紧闭、院墙高耸的宅子外观并不起眼,但中国北京、浙江、甘肃等地多座寺庙的佛像都从这里运出。这里是佛像制作师甲央的家,也是祥瑞合作社的所在。

  今年71岁的甲央穿着棉服、西裤和皮鞋,轻轻打开院门。比半个篮球场大一点儿的院子有些杂乱,中部靠左拴着一只体型健硕、对人狂吠不止的黑色藏獒,旁边还有个帐篷(也是工作间之一)。因天气寒冷,手工艺者大多放假回家,显得有些冷清。

  在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佛像一直是既具宗教意义,又含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甲央制作佛像40余年。他最开始是打造藏族妇女饰品的工匠,10来年后,改学佛像制作。

  他说,那时自己二十七八岁,先是在县里一个小作坊里观摩,然后去各大寺庙看佛像,还找了藏族学者写的书来看,研究佛像比例、鎏金、镀金等工艺。

  就是在这种琢磨中,甲央五六年后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一座佛像。他说,那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及其两位弟子的塑像,“因完全按照书籍上的尺寸比例来做,拼接到一起时没有任何失误”。

  此后,甲央制作佛像的名气渐渐传开。北京灵光寺,西藏用珍朗寺,甘肃拉卜让寺,阿坝县格尔登寺、各莫寺和朗依寺等寺庙内都有他的作品。

  制作佛像并不轻松。仅打磨这一工序就有可能把手上的皮磨掉几层。在紫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业化生产竞争的压力下,纯手工的佛像制作手艺的传承之路并不平坦。

  甲央想到成立合作社。“这对我们村子有好处,可以发展村子的经济;对周围信教群众和寺院有好处,没有合作社他们就要去很远的地方做佛像;第三,民族的文化、手艺可以得到传承和发扬。”甲央如是分析说。

  今年7月,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首家藏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正式成立。这个名为“祥瑞”的合作社由甲央领头,有40多岁的谢尔伯、泽让达机、罗伯等骨干和20多岁的学艺者,其中有7位来自西藏昌都的学徒。

  甲央说,“原来没有成立合作社时只能小敲小打,后来名声出去了,生意接连不断”,目前已经接了各莫寺一个大佛像的活儿,要做满明年一年。他表示,接下来就“希望扩大规模,改善手工作坊的条件”。

  手锤敲打、砂纸摩挲,佛像均匀光泽的色彩在甲央老人手中渐渐显现。在这千锤万打中,藏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之脉也越发强劲。(完)

分享按钮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