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民生提内需
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着力扩大内需”放在明年四项着力工作之首,明确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关于体现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有许多个版本。但无论从哪一个版本看,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都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长期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王小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数额巨大的灰色收入没有被统计在内,再加上官方的统计数据跟实际尚存在一定误差,因此,事实上的基尼系数高于目前统计数据显现出来的水平。
针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严重失衡直接导致了消费乏力、内需不振,华生提出,消费的本质是分配问题。当前,必须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才可能提振内需,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上述不愿具名的经济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所谓促民生,振内需,就是要在切蛋糕时,多分给民众一些,民众手中有钱,消费才能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真正做到让居民收入增加的幅度与GDP增幅同步,甚至超出。
“2012年要想真正做到中央提出的十二字方针,要想稳增长,促稳定,收入分配制度是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他说。
从2011年的总体情况看,居民收入增幅未必能全面跑赢GDP。2011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3.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5至2010年,居民收入增幅均未全面跑赢GDP增幅。
保证就业是确保居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要保证就业,就需要为提供了绝大多数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萧条、国际需求萎靡、国内货币政策收紧、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尤其是在温州和鄂尔多斯等地,引发了部分中小企业破产、老板“跑路”等现象。
李雪松认为,2012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与今年相比,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方向性调整,即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服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负担。
从明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将开展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试点。这一改革最主要目的就是减少企业税负。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表示,中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十万亿元的规模,从财力上看,现在正是结构性减税的良机。
“结构性减税,表面上看政府的收入减少了,但是企业的效益好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增加了,最终是全社会受益。”他表示。
完善社保制度、提高覆盖面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另一个有效措施。社保原本是通过再分配手段来减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但在目前的中国,由于社保制度碎片化(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因身份不同享受不同的养老保险)、覆盖面过低(真正需要社保的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民工,社保参与率仍然过低)等因素,社保反而加大了收入差距,起到了逆调节的作用。
2012年,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如何让老百姓更好地分享发展红利、如何使中国经济获得可持续的增长,将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和魄力。(特约撰稿 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