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功勋卓著的新型导弹旅。组建19年来,共出色完成重大军事行动任务近百次,发射导弹100多枚,对外输送人才3000余名。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3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连续12年被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作为担负全军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的先行部队,他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用智慧和汗水锻造出一支新型的数字化神剑劲旅。
补齐能力短板靠学习
前几年,该旅首次接收一套信息化指挥装备,指挥员们面对电子屏幕傻了眼。在新型指挥装备接收后的第一次演练中,官兵们有了信息化指挥装备却无法运用信息化指挥平台,仍然按照老套路进行指挥决策,被在场的专家连连叫停。
严峻的事实使旅党委“一班人”认识到,未来战争,不具备信息化素质,将是寸步难行。党委随即制订了班子成员学习的规划,采取中心组学习、理论轮训、党委机关战役战术集训等方法,严格抓好学习落实。每周一次的信息化知识学习是雷打不动的。
笔者在该旅了解到,现任11名常委均是本科以上学历,有5名常委参加了军事指挥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旅里与国防科技大学等3所院校建立了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协作关系,旅常委经常就火力突击、防敌袭击等课题与专家教授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去年底,某新型作战指挥系统配备部队,党委一班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熟练掌握了操作指挥技能,当年的尴尬一去不复返。
解决新问题靠创新
从2005年初开始,两批新装备的陆续配备改变了部队的训练模式。这突如其来的任务使旅党委感觉到了压力:如果按以往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至少需要一年左右才能完全掌握。全新的装备、全新的规程加上专家技术人才的缺乏,如何在那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一班人”在反复商议后一致认为,修改训练计划,一方面派专业技术过硬的官兵跟踪专家学习,以“裂变式”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利用自行开发的模拟器材超前储备人才;一方面大胆启用新装备,把号手根据武器型号分组进行强化训练。
起初还很顺利,可随着新装备功能运用的加深很快出现了问题。对此,党委“一班人”敢于试验、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工厂技术人员和专家说“不”。他们积极协助生产厂家和技术专家,查原因、提方案、攻难关,不厌其烦搞试验,直到能用可靠为止。
党委这种看似“冒失”的训练思路激发了官兵的练兵热情。大家不等不靠,大胆投入到新装备的训练之中。20天后,该旅宣布已具备某新型号武器发射能力。该旅政委张继春在训练总结中说:“官兵干信息化的信心,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困难、取得一项项成果逐步坚定起来的。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只要有科学的依据和充分的勇气,我们就能走出新路、创造奇迹。”
用信息化成果靠实战
旅党委“一班人”感到,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在运用信息化成果时不以实战做参照线,这个成果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为此,他们立即着手建立、健全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一系列的措施,为作战指挥辅助决策提供了有效手段。
对信息化建设成果平时敢用,实弹发射、接受考核等关键时刻也敢用,才能真正促进战斗力提升。旅党委认为:“平时训得再好,经不起实战的检验有什么用。”为此,旅里运用新型指挥自动化平台同时指挥控制6套发射单元,在强电磁干扰下实施齐射火力打击,导弹发发命中。目前,该旅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多接受过实兵实装实弹演练的检验。
旅长谈卫红说:“当前部队搞信息化建设,的确面临不少困难,既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又存在技术、经费、人才等方面的不足。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干信息化的信心,始终坚持以实战的标准作为丈量信息化建设的标尺,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毅力,敢啃‘硬骨头’”。(徐昌磊 周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