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刘振民: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势在必行

2011年12月21日 03:4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12月20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在缅甸内比都举行。会议结束后,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介绍有关情况。

  问: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您如何评价中国参与GMS合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GMS合作所作贡献?

  答: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自1992年启动以来运作较为顺利,2002年召开第一次领导人会议。当前,西亚北非形势持续动荡,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大湄公河次区域形势总体保持稳定,GMS合作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域内六国普遍希望加深利益融合、推进友好合作。在此背景下,戴秉国国务委员率中国代表团出席GMS第四次领导人会议,是中方着眼于同次区域各国加强合作、推动睦邻友好关系而采取的又一次重大周边外交活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一直积极参与并大力推动这一进程。中方在会前发布了第四份《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详尽介绍了自2008年第三次GMS领导人会议,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中国与GMS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问:本次会议通过的新十年战略框架将为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次区域一体化建设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您如何评价此次会议成果?

  答:GMS即将迈入第20个年头。在过去的近20年中,次区域国家秉承“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注重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基础设施、贸易便利化、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惠及域内各国,成果有目共睹。在次区域合作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进一步团结起来,推进经济一体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次区域合作翻开新的篇章,实现次区域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中国与GMS各成员国的共同愿望,符合各方共同利益。戴秉国国务委员在会上作了《促进互利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讲话,同与会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全面回顾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深刻分析当前形势和主要任务,阐述了中方对新十年次区域合作发展的立场主张并提出5点倡议,一是就交通、航运、信息、电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合作。二是以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为重点推进运输贸易便利化和经济走廊发展。三是加强环保、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培训合作。四是增强次区域合作的资源动员能力。五是鼓励地方政府和私营部门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

  会议通过并发表了《GMS新十年(2012-2022)战略框架》等合作文件,与会领导人还发表了《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新十年战略框架为未来十年的合作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即促进次区域一体化建设,推动贸易、投资及旅游的便利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还确定了八大优先合作领域,充分体现了GMS合作项目对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次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贡献,以及在次区域合作中发挥的引领作用。

  问:中方对GMS未来合作有何展望和期待?

  答:明年将是GMS合作二十周年。我们对GMS未来合作充满信心。中方始终认为,大湄公河流域六个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次区域其他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次区域的繁荣与进步离不开中国的发展,共同的利益纽带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方希望,在新的十年中,GMS各成员国继续坚持合作原则,扎实推动GMS合作取得新的实质性成果,在原有基础上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将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政策,加强与GMS各成员国、亚行及相关伙伴的团结协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本地区发展与繁荣。

  问:中方如何看待与GMS其他成员国关系的发展?

  答:与会期间,戴秉国国务委员会见了缅甸总统吴登盛、副总统吴丁昂敏乌、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通辛、越南总理阮晋勇和泰国总理英拉,就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共同推动区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与会其他国家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国长期以来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同中国的传统友好和务实合作,携手推进GMS合作深入发展,为消除本地区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次区域国家人民福祉作出贡献。

  中国与GMS其他成员国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次区域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对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与GMS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将会得到更大发展,GMS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