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的话犹如惊雷乍响,深深地刺痛了李增援。
“当兵就当特种兵,这不正是我当初梦寐以求的夙愿吗,怎能被这点儿苦和累打倒?”此刻,李增援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前进后退,就在一念之间,他不停地对自己说,决不能半途而废。
就这样,怀揣苦楚的李增援,咬紧了牙关,回到了训练场,开始了新的征程。
“这小子有培养价值。”在特战大队,与排长王晓健睡上下铺,李增援有着便利条件,可以经常向排长请教射击学理知识。有时,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异议。在这个学习与被审查的过程中,王排长牙缝中蹦出的几个字,表明他对李增援在射击方面所表现出的天赋的肯定。
2004年11月,经历近一年的强化训练,在王排长的推荐下,李增援迈进了特战二队的门槛。分队6名手枪射手中,李增援是唯一的义务兵。
特战队伍,各种专业分得都很精细,仅枪械一项,就有长枪、短枪、国产、进口之分,各种枪械的操作使用又各有严格区分,队员训练的编组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担负手枪速射科目的李增援,练枪有股犟劲,2斤重的手枪,别人据枪10分钟休息一次,他偏要20分钟休息一次。因此,他的胳膊比别人粗一圈。李增援更有巧劲。不抽烟的他,兜里始终装着一只打火机,课间休息,他常将火机横向置于虎口与食指之间,快速按压火机。日久天长,虎口长出了厚茧,火机开关扭曲变了形。他说,这样可以练食指的灵活性与虎口的协调性。
阴暗条件下枪械拆装分辩功夫,是特战队员必备素质。训练中,队员的双眼会被黑布蒙住,面前是被拆散的95式自动步枪、92式手枪、81式步枪零件,以及散落的5.8毫米普通弹、92式手枪弹、7.62毫米步枪弹等。在这些七零八落的部件堆里,把枪组装好,子弹分类好,供弹上膛。揭开眼罩后,还要对100米远的目标进行射击。
练习射击的人都知道,优秀的射手基本上是靠子弹“喂”出来的,而作为新兴的速射科目,人们也许并不了解,它对人体体能的耗费会有多大。李增援也没有系统的测算过,他只知道,自己每天的训练时间都保持在14个小时,奔跑的距离约30余公里,更换弹匣达2000余次,消耗子弹500余发。常常是一天训练下来,腿胀得迈不开步子;耳朵里嗡嗡作响,一片盲音;胳膊酸得端不住碗,即使拿起了筷子,也像是农夫筛糠,瑟瑟发抖。
在经历一年的基础训练,两年的应用训练,圆满完成精度射击、战术走位、过窗、破门等科目后,李增援和队友们还要经历“4个七”模式训练:7米距离,7秒钟时间,7发子弹,完成7个目标射击任务。
最初,对于这个目标,大家心里一点都没底,练习中经常脱靶,更让大家气馁。一次,聆听射击专家王保来教授的授课,让小李增援茅塞顿开。他买来一支激光灯,躺在床上,注视屋顶,闭眼,呈握枪手势举灯,按灯,睁眼,检查指向,修正瞄准点。如此循环往复练习两小时。半年下来,李增援感到臂膀有力量了,抬手能定位了,眼中所见,即为手指所向。生活中,只要眼前景物在脑海中定格,他就有抬手瞄准的冲动,有时仅仅是意识上的瞄准而已。
他思忖,这大概就是“人枪合一”吧,不由得暗自高兴。
在普通人眼里,枪只是一堆钢铁的机械组合,但在李增援眼里,枪有灵性,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战友们常常苦恼于射击后坐力影响瞄准点,但李增援却喜欢这种感觉。那种火药起爆瞬间产生的强大冲击力,通过他粗壮的胳膊,传递到结实的躯体,被完全吸收,更有逆势突进的力量。
2008年,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首都举行,担负奥运安保战备任务的李增援,被紧急调回大队,担负信息化成果汇报任务。队领导郑重地告诉李增援,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单兵数字化系统。
尽管此前李增援和队友们对于外军数字化早有耳闻,天天都在电视上、录像上观看学习,但对于一个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的战士来说,这一次的挑战与考验将是无与伦比的。
没有干部参与组织,李增援带领5名队员,就着英语词典,对着信息化装备,认真查找单词释义,研究键盘操作、菜单点击、信息采集与传递等。
一个月后的演习那天,军委首长莅临大队观摩,在目睹中国军队信息化建设新成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作为担负奥运安保和信息化装备演示双重任务的李增援,荣立了二等功。
当兵8年,李增援熟练掌握了9种轻武器,消耗了10万发子弹。
2007年9月1日,李增援有幸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合作—2007”中俄联合反恐演习。这是中国武警特战队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李增援第一次参与国际竞技。
演习时,不知是出于实战需要,还是俄方有意考验中方队员,原定担负“大规模劫持人质中心区域武力攻击任务”的李增援和另外4名队员被临时抽点,担负直升机快速机降任务。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跳下直升机。这是一个不同于直升机垂降训练的新科目,不仅李增援没有练过,同行的队友同样没见过。
直升机低空盘旋,将犯罪分子逼进特定区域。狂风卷起漫天黄沙枯枝。依据规定,每隔20米必须有一名队员跳下指定区域展开地面搜索。可是,排在李增援前面的两名俄方队员打开舱门,探探头,又缩回机舱。小李疑惑间,时速60公里的直升机已经飞临他的搜索区域。
容不得思考,李增援猛然推开舱门,强劲的旋风几欲将他掀倒。此时,直升机距离地面足有五米,一旦错过机会,他将失去下跳资格。
在队友紧张注视的目光中,只见他双脚并拢,怀抱步枪纵身一跃,身体重重地砸向地面。落地瞬间,一个顺势翻滚,风力、重力、惯性等能量被他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松化解,随即一个卧式出枪,击发,迎面之敌应声倒下,整套动作干净利索。
(声明:本稿件由中国军网记者频道提供,如需转载须经对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