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山东商报:还救小悦悦阿婆宁静才是生活常态

2011年12月28日 15:3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2月26日,网传小悦悦事件中救人的阿婆陈贤妹遭雇主辞退,并被房东威胁而搬离出租屋。对此,陈贤妹的儿子唐小兵称,网上谣言“瞎扯淡”。母亲因不堪骚扰而返回老家,没有回公司做饭,并非被辞工。房东也并未要求他们一家搬走,现在他们还住在原来的出租屋里。(12月27日《广州日报》)

  阿婆被辞退的消息尚未尘埃落定,立马就传来这是“瞎扯淡”的否认。走马灯式的信息嬗变,其实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小悦悦”事件仍在发酵,深植人们内心的信任焦虑,并没有因时间的隔膜而消散。或许,让陈阿婆回到原有的生活轨迹,才是一个理性社会应有之义。但前提是,每个人都发掘出内心的善,让正义和信任重新被唤醒。

  无论是阿婆被辞退消息的出炉,还是其子指责谣言时的反应,其中贯穿着重建信任体系的焦虑,以及背负道德舆论压力的挣扎。从具体而微的辞退事件而言,不管是认定还是否定,其实都充满着善意的意图。当然,并非可以打着善意的幌子臆想,或任意解构其中刺激大众的意蕴。看似针锋相对的说法,恰好证明了语言是一切误解之源。

  大多网友的责怪甚至谩骂,其初衷其实都可以理解。但当真相还没有被打捞出来时,任何评论指责都显得失去了意义。我们无意或有意的着急上火,反倒体现了陷入“急中国”现实的可叹。而这样的急,不仅表现在被辞职消息的传出,当事阿婆之子对该消息的否认,还表现在阿婆被打扰的宁静生活,以及由此辐射到的人和衍生出的事。

  在平凡而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客串着路人甲或路人乙的角色,但人人其实都可以变成陈阿婆,而这更需要法律为做好事撑腰。从对陈阿婆褒奖的数量而言,其实正反映了人心向善及良知被唤醒的可能,但褒奖方式多种多样,当以不打扰他人生活为原则,而最好的方式则是向她学习。毕竟在陌生人社会,更需法律建立和维护秩序。

  “小悦悦事件”中遭到重创的还有我们的价值观。当一种本该很自然的救人行为,被“大张旗鼓超出人们负荷地”宣教时,其实更说明社会病了。就像硬币有两面那样,一方面说明了这种行为的日渐稀缺,另一方面说明了人们不甘价值观沉沦的焦虑。也就是,当价值体系重建的土壤还存在时,我们需要的更多是对症下药,让生活和价值回归。

  当人人都不再始终是路人之时,当人人都变成陈阿婆之际,才是对阿婆救人行为的最佳褒奖,也才是理性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让救人阿婆恢复到原有的宁静,让她可以在不受打扰的环境中,按照从前的轨迹和价值观念生活,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常态。或许,这才是“被辞职”事件所指向的深层意义。(林小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