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中国领事保护在严峻考验下创新发展
作者 贾天勇
“领保”无疑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词汇,中国领保的给力表现也让其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随着中国外交部28日正式发布《中国领事证件服务指南》,领事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领保走上“被调快速度的跑步机”
2011年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一年。国际形势总体保持和平稳定,但大动荡和各类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随之带来的是各类领保案件全球多点爆发,领保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领事保护工作压力骤增。
清华大学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将中国领事保护工作比喻为“不得不走上一个被调快速度的跑步机”。
据外交部的统计数据,今年从利比亚、埃及、日本的三次撤离行动一共撤离了4.8万人,是过去30年撤离海外人员总数的五倍,其中今年2-3月份的利比亚撤离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撤离海外公民行动,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
“中国速度”彰显大国风范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人员撤离行动,今年的“利比亚大撤离”再次令世人为“中国速度”而惊叹。
“中国领事保护的应急协调机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且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外交学院外交学系夏莉萍教授对这一年中国的领事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自2月16日利比亚发生骚乱以来,中国国务院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协调人员撤离。短短11个昼夜,中国从利比亚共撤出35860人,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夏莉萍表示,从这次海外撤离行动来看,中国领事保护的应急协调机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充分体现了国家统一领导、多元参与、协调配合的总体外交的优势,有力地维护了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在中国的领保工作背后,有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在支撑。
领事保护走向“全息化”
夏莉萍表示,领事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的建设当中,预防为主一直是开展领事保护工作的一项指导原则。
今年4月,外交部开通“外交小灵通”微博,为中国第一个开通微博的部委。11月,外交部又开通了“中国领事服务网”,开展“领保进城镇、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预防性领事保护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参与领保工作的局面。同时,目前关于海外安全信息的短信发送范围已经覆盖了181个国家和地区。
“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外交部领事保护司司长黄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其等案子发生后再处理,不如把工作重心放到预防上来。”
清华大学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将这种信息提示称为全息化,“全息化意味着领事保护工作成败的重点在于领事保护工作的信息公开化和全景化。”
夏莉萍说,从中国日常领事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来看,领事保护与机制建设当中以预防为主的努力在2011年得到创新和发展。
对于如何在新的一年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领保机制,夏莉萍说,领事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应该尽快完善有关的法律规章的建设,合理分担各方在领事保护当中的责任,尤其是在应对海外大规模紧急安全事件方面的责任,这样才能够有利于领事保护应急机制的长远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