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的“不满意”所形成的外部压力,是倒逼公益慈善组织进行机制改进的重要推动力。
民政部下属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日前发布《201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度报告》。全国1000家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平均得分是33分(按百分制计算)。8%的受调查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状况表示满意,这一比例与2010年的9%相比,略有下降;84%受访者表示不满意。
这个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今年围绕慈善的一系列丑闻或争议,尽管不是、也不可能精准全面地映射出我国慈善业的全貌,但却足以叠加出一个令社会疑虑重重、担忧不已的群体印象。
客观地说,慈善领域不缺乏默默拓展的个体和组织,不缺乏艰难的正向性的努力,但是,始终处在焦点中的那些个案,无形中替公众作了信息选择,并深刻影响了公众对于慈善业的观感。
需要厘清的是,84%的受访者对“慈善透明度”表示不满意,是否意味着对于慈善业的一次集体心理否决?是否会对慈善业产生负面影响?
就具体的个案看,公众取消对于某一慈善组织者的信任是可能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慈善业的否认。许多官方和民间的慈善活动的火爆证明,人们对于慈善从来不缺乏热情,社会对于慈善业的需求有增无减。
只不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信心冲击后,公众对于“慈善透明度”有了更高的业务要求——受公众委托的受捐人,其运行程序、处置结果都应是更公益的而不是可能寻租的,更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在目睹一系列危机后,这种要求丝毫不过分。
同样是这份调查显示,对2010年也有考察的99家公益慈善组织跟踪监测显示,今年,这些组织的透明度明显提高了4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公众的“不满意”所具有的建设性——“不满意”所形成的外部压力,是倒逼公益慈善组织进行机制改进的重要推动力。
这种正面互动从政府主导的机制改进中也有所体现。本月中旬,民政部公布了酝酿两年的《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明年,民政部明年有望出台《慈善捐助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进一步从立法角度对慈善信息公开,进行刚性规范。
提升公众对于慈善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的最好办法,不是强行“摁住”公众的“不满意”,而是公开正视这些“不满意”,并有的放矢地从机制建设上下力气,不完善的加以完善,不合理的宁可重构。
分数低不要紧,要紧的是到底选择固步自封还是革故鼎新。这不仅将决定下一次调查的分数,更将决定慈善业的前景。(特约评论员 楚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