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
传道授业育英才
严谨、勤奋、敏锐,这是大家谈论张学敏院士时使用最多的词语,他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了工作事业中。
工作中的张学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学者,一位关心下属的领导,也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每当遇有重要学术活动时,他都会带领一些年轻人与国际著名科学家进行交流,让整天闷在实验室里的“初生牛犊”们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张学敏院士已培养出30多位思路活跃、勇于探索的青年骨干,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总后科技新星”的获得者,一批年轻人已先后成为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的课题负责人。
张学敏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围绕炎症和肿瘤发生关系,应用蛋白质组学、免疫学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方法与技术,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开展蛋白质功能与药物新靶标发现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近年来,张学敏院士在许多国际著名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原创性和系统性科学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成果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谈到所取得的荣誉时,他时常说:“我是赶上了好的时代,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和军队创造的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才有了我工作的舞台,我对此深怀感恩。”张学敏院士强调,“现在是团队合作的时代,谁都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取得成功。”他屡屡提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青年,能够跟他们一起并肩工作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甘晓华
矢志蓝天为国防
甘晓华院士,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论证和研制工程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我国航空发动机改进、改型、延寿、使用、维修等方面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19项国家、总部、空军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创造性地解决了12型国产和引进装备在部队形成和提升战斗力问题,推动了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进步,为国防安全和空军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勇挑重担,主持自主修复国际三代涡轴发动机、改型研制国产先进涡轴发动机,解决国防急需,促进了国产新机研制与发展。他跟踪发动机最新技术发展,提出国内自主升级某型发动机的研究方案,带领项目组实现发动机升级换代,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晓华院士矢志创新,先后发明发动机热负荷控制等5项专利,大幅提高了现役发动机性能和可靠性。他设计的发动机热负荷智能控制系统,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控制温度使用状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既提高发动机性能又确保飞行安全这个重大难题。他主持“863”等国家重大课题,采用三种实验纠正国外“流体力学大百科全书”中有关机理的论述,再获国家发明专利。
他锐意进取,建立新型使用维修方法、维修模式和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飞机完好率和飞行安全。他创造性运用了先进寿命管理、状态监控、故障诊断等技术和创建单机定寿方法,使我国首次从机群定寿跨越到单机定寿,解决了战斗力提升的重要难题和急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