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解放日报:“好人”不是高不可攀的称号

2012年01月06日 11:44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半年前,吴菊萍奋不顾身一托,挽救了一个从高楼坠下的2岁孩子的生命,而她自己严重骨折。吴菊萍的义举传遍大江南北,被人们誉为“最美妈妈”。半年后的今天,吴菊萍又一次为人们所关注,因为她所在的公司年终奖励她20万元,以表彰其善举。“这笔奖金怎么用?”面对媒体的采访,吴菊萍坦然回答,“留着自己用,我想为家里人提供好一点的生活”。这份坦然,让我们更加走近吴菊萍,感受到她的真诚、可亲,也让我们更多思考“好人”二字的内涵。

  “好人”二字,在国人的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倘若对一个人盖棺论定的评价为“是个好人”,那可以说是极高评价了。在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深处,有许多“好人”值得追忆和怀念。他们是道德楷模,始终站在精神的高度,审视各种现实需要;在关键时刻,以实际行动捍卫他人和社会利益,甚至无私献身。

  “好人”可以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也可以是各种各样心怀善念、常施善举的普通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要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我们需要许许多多的平凡好人。目不识丁的拾荒老人陈贤妹,救起车祸女童;江西一群农民工,合力抬起交通肇事车,为抢救车下受伤女孩赢得宝贵时间;松江女子金月英11年不离不弃照顾残疾前夫,承诺“离婚了我也守你一辈子”……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许许多多普通好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事实上,“好人”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称号,他们只是我们身边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没有丰功伟绩,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道德的力量。

  因为“好人”大多是平凡人,所以对他们需要更多理解和体谅。吴菊萍是个好人,但她同时还有多种“身份”——农村出身、普通工人,家境不怎么好,要赡养父母、要还房贷,手臂受伤后留下后遗症……所以,公司的20万元奖金对她的家庭可谓雪中送炭。她说:“对爱的理解,我觉得肯定爱是先给身边人的。我还不会特别多地为完全不相干的人着想,但我会为家里人、身边人着想。我想正常人都是这样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吴菊萍是模范人物,但她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她是一个好人,在某个特殊时刻,积淀在心中的善良汇聚成一股奋不顾身的力量;当她成名后,并没有纠结于纷至沓来的赞誉中,而是回归平静生活,依旧做一个平凡的好人。这样的好人,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可亲可近、可比可学。

  普通人的道德力量和勇气不仅来自于个体的自觉,更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激励。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观念的多元、发展的阵痛,使得道德的挺立与生长面临复杂的社会生态。可喜的是,如今社会各方正在合力构建良好的“道德生态”。岁末年初,各个系统,许许多多地方和单位,都在挖掘“身边好人”的事迹,加以弘扬。好人有好报的观念也得到了有力印证。吴菊萍的义举获得了许许多多赞誉,公司给予一笔不菲的年终奖励,就表明了“好人有好报”;而当她表示“这笔钱留着自己用”后,媒体和网友们几乎“一边倒”地表示赞同和支持。良好的“道德生态”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当好人并不难,人人都可以践行。孕妇上车,主动让座;老人跌倒,上前扶起;邻居相处,守望相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朴实无华的小事提升人格品行,为构建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添砖加瓦。(徐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