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亚丁湾的中国蛟龙突击队:击败美军特种兵引喝彩

2012年01月09日 09:1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亚丁湾的中国蛟龙突击队:击败美军特种兵引喝彩
特战队员在航经亚丁湾海域的中国商船上进行反海盗演练。 钟魁润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身穿黑色特战服,留着酷酷的锅盖头,手持先进的反恐武器——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特战队员,在亚丁湾护航3年,创下出动频率最高、驱离可疑目标最多等15项骄人纪录。

  不动真格不行了

  2010年12月13日,来自中国、日本、英国等8个国家的19艘船舶,在中国海军护卫下,分三路纵队,浩浩荡荡自西向东航行。

  “有多艘快艇正高速接近,请求救援!”12时58分,位于护航船队C列最后的“北欧—阿波罗”号商船突然发出紧急求救。旁边的“PLATRES”号商船也发出求救信号。

  “一级反海盗部署!”特战队员迅速冲向各自战位。

  “救命!海盗快艇正准备向船舷悬挂长梯!”13时09分,又传来“北欧—阿波罗”号船长焦急的呼救声。特战分队指挥员王以光一连发射4枚爆震弹,海盗竟毫无退意。

  看来,不动真格不行了。

  特战队员用重机枪和榴弹发射器进行拦阻射击,子弹打起的水线像一堵白色高墙,将海盗快艇牢牢阻隔在外。海盗快艇见右侧无机可乘,又绕到左侧,并强行往“SHAPPHIREP—T”号商船船舷挂梯,试图攀登劫船。千钧一发之际,王海峰果断命令特战队员用机枪向海盗快艇上方实施拦阻射击,同时发射爆震弹。海盗惊慌失措,掉头逃窜。直升机飞临其上,打出一串串拦阻子弹。在强大火力震慑下,海盗举手投降。

  “在亚丁湾,像这样惊心动魄的战斗,几乎天天都能碰到;最多时,一天出动16次,一次驱离海盗船130多艘……”南海舰队某特种大队大队长王海峰说。

  1000多个日日夜夜,随船护卫、巡逻警戒、威慑驱离、武力解救,特战队员一次次直面生死,一次次挑战极限,一次次化险为夷,截至2011年12月19日,他们完成401批4373艘中外商船的护航任务,接护、解救船舶51艘,救助外国船舶4艘,在险象环生的亚丁湾,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

  兵不血刃化解危机

  亚丁湾漫漫护航线,是一批批护航特战队员全方位练兵之地。空中滑降、协同战术、空中射击、拦阻射击、远程狙杀、擒拿格斗等科目,以及潜水渗透、隐蔽接近、快速登船、武力营救等特种训练,几乎天天都在上演。针对护航任务特点,他们在心理、体力上,都作了充分准备。

  “特战队员是反恐尖刀上的利刃,必须具备一剑封喉、一招毙敌的硬功夫”,这个大队的政委叶民文说。

  经受过护航实战考验,一批批护航特战精英脱颖而出。他们人人会使用多种武器,个个拥有一身全天候特种作战硬功。即使在极端海况下,他们也能从容应对,兵不血刃化解危机。

  每一次亮相都赢得喝彩

  2010年3月,“和平—11”多国海军联合军演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开帷幕。参加联合军演的有美国、土耳其、法国等8个国家的特战队员。

  这是一场世界特战精英的聚会和较量。

  演练一开始,各国特种兵纷纷亮出绝活:东道主巴基坦特种部队进行海上反恐、海上跳伞和翼伞定点降落等科目演示;土耳其SAS排爆队演示爆破和拆除爆炸物作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展示武器装备后,进行室内突入射击等科目操演。最后一个亮相的是中国海军特战分队。他们完成商船攀爬、反恐战术等演示,干净利落。

  演练结束,美国海军陆战队排长汤姆森径直找到中国海军特战分队队长张根元,说要跟张根元“切磋”特战格斗技术。面对这位块头比自己几乎大一倍、个头高出自己一个脑袋的美国大兵的挑战,张根元欣然应战。格斗开始,汤姆森不待张根元站稳脚跟,突然右手一个重拳,直接朝张根元面部打来。张根元侧身急闪,顺势抓住汤姆森,一个利索的前背包动作,将其结结实实摔在地上。围观的外国特种兵目瞪口呆,随后响起一片喝彩。被张根元扶起来的汤姆森,立马单腿跪下,要拜张根元为师。

  汤姆森是美国陆战队里的格斗高手,曾参加过许多国际特种兵大赛,每次都摘金夺银。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输在这个看似瘦弱的中国海军特战队员手里,更想不到与之较量的对手,也曾多次参加国际侦察兵竞赛,多次给中国队捧回冠军奖杯。

  亚丁湾上,汇聚着世界20多个国家的40多艘护航军舰。

  利用护航机会,中国海军特战队员与美国、欧盟、北约特混舰队特战队员交流切磋,与俄、韩海军特战队员并肩护航、联合演练,对意大利、希腊、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中国蛟龙”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中国自信、中国胸怀和中国力量。(邵洪 高毅 曹海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金志】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