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手艺促乡土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成致富金矿
编者按:在各地积极推进文化下乡为乡村送文化的同时,一部分发端于农村的传统手艺也在迅速发展壮大。这些广泛流传于乡间、以前一直被用来养家糊口的手艺,正成为一些地方的富民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挖掘更多的文化资源、培育更多的文化形态成为社会共识,传统手艺的价值需要得到进一步彰显。基于此,半月谈编辑部组织多路记者分赴江苏、山东、甘肃、湖南、云南等地,深入调研“农村手艺”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以期为我国文化建设打开新的思路和视野。(《半月谈》2012年第2期)
近年来,许多发端于乡间的传统手艺愈发彰显其生命力。春节到来之际,本刊记者深入江苏六合、山东郯城、甘肃临夏以及湖南凤凰等地乡村,看到一个个忙碌的手工制作场景,感受到浓烈的节日喜庆氛围,在一幅幅美妙的乡村手艺画卷之间流连忘返。
冶山镇农民画:画出生活画出期盼
阳光从明亮的窗户射进来,肆意铺洒在五颜六色的画稿上,使之显得分外鲜艳。南京市六合区冶山镇的六合农民画艺术中心里,来自白云山村的农民画家张国良,带着邻村的两位女画家王金凤和于广华,正挥洒着手里的排笔和水粉颜料,迅速勾勒《牧羊图》《玩花船》等画作的轮廓,忙得不亦乐乎。因为邻镇的一个农家乐休闲农庄要装饰店面,找他们订了40幅农民画,春节前便要。
记者发现,这样忙着作画的场景,在冶山镇的许多乡村,都可以看到。
冶山镇农民画源自民间木刻、剪纸、刺绣、灶头画、中堂画等艺术品种,上世纪70年代基本成型。现在,全镇共有骨干农民画家20多位,能画的则有100多人。他们忙时农耕,闲时作画,既作为增收手段,又陶冶情操。
多位农民画家创作的《24节气》系列作品带着泥土的香味,充满生活气息:《芒种》描绘了农民在夏收夏种生产过程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以及劳作之余相互嬉闹的场面,画作中青年男女用秧苗蘸水相互浇洒,快乐劳动的意境跃然纸上;《大寒》则展现了过年前农村捕鱼、杀猪、打年糕、磨豆腐、办年货、写春联等场景,让人忆起儿时温馨的乡村生活。
“农民画发源于传统文化,在展现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富有时代特色。”66岁的老艺人缪华俊,正在家中为作品《绿土地的乐意》做收尾工作,他用朴实的笔调,田园诗般的构图,勾勒出现代人对青山绿水的向往和期盼。
天快黑了,缪华俊收好前一幅画之后,又开始着手构思下一幅。“好几位熟客下了订单,专门找到这里要我的画,我得赶紧完成任务啊。他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