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手艺促乡土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成致富金矿(5)
农村手艺产业壮大寻策
近年来,传统手艺产业在不少地方愈发活跃,不过记者调研发现,手艺产业要继续壮大,还面临不少困难。一些农村工艺美术大师和手艺传承人渴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为农村文化产业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手艺传承人亟待培养
记者近日走访各地调研发现,民间手艺人和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而年轻人又不愿学习传统技艺,人才匮乏严重。据浙江省统计,当地民族民间手工艺生产的中坚力量,年龄都在55岁以上,40岁至55岁年龄段的高级技术人员出现断层。
“现在的年轻人宁愿到城里端盘子,也不愿意在家里当绣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南开福湘绣研究所总工艺师江再红说,“我自己的儿女、侄子,都不愿意干这个。学艺要有个过程,至少两三年才能见效益,刚开始一个月赚几百块钱,很难留住年轻人。”
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专家认为,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人才问题应放在第一位。当前应强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专家和行业评估体系,破解人才难题。
一是在政府给传承人发放经济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鼓励老艺人采取“师傅带徒弟”、办传习所等形式传艺,打破部分地区“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观念,将手工技艺传承下去。
二是依托高校、职校进行专业培养。一方面,要让传统手艺进课堂进社区,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专业院校培养传统技艺、市场管理等中高端人才,让特色文化的龙头企业和传承大师与院校合作办班。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炎认为,三四十岁的创新人才也要重视,他们往往有大学背景,能认识到传统技艺的市场价值,又善于运用创意元素,对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发扬创新作用很大。
告别单枪匹马闯市场
在一些地方,“一对一”仍是传统手工艺产品销售的主要方式。丰富销售方式和渠道,搭建统一的销售平台,是广大农村手工艺从业者的呼唤。
记者在以木雕、砖雕、砚雕“三雕”著称的江西省婺源县采访发现,这里虽然作坊、艺人众多,但真正懂市场、会经营的商户很少。一名砖雕代表性传承人的作坊,只在路边挂了一块牌子,仅依靠熟人订单等简单的方式销售。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婺源华龙木雕公司董事长俞有桂的企业聚集了当地的能工巧匠,每月订单额300万元至500万元。尽管如此,企业的销售其实只是“靠天吃饭”,由于缺乏经营人才,产品并没有卖出与品质相符的价钱。他期盼能有一个现代化的销售平台,让木雕产品遍销海内外。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婺源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亮根认为,技艺传承人以前各自为战,现在要拓展市场,就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抱团作战,可以采取合作社等联合经营方式。
目前,在婺源县政府的引导下,江亮根投资的朱子艺苑即将投付使用,占地20亩的朱子艺苑,集古砚博览、文化交流、砚台制作体验、作品展示、旅游观光、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砚台交易于一体,成为婺源县全新的手工艺品销售平台。
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专家认为,在许多地方,农村手工艺等特色文化产业没有被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中,战略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不利于其科学、快速发展。
李炎认为,我国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繁多,各地宜深入研究可供开发的特色手艺等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进而采取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等办法,创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另外,农村文化企业普遍反映税负沉重。因为许多工艺品所需原材料为自然资源或农林产品,企业向农民采购时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致使交易应缴纳的流转税自然转移到企业身上。工艺品生产过程中,占成本绝大部分的手工费也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抵扣。如手工编织一套萧山花边床罩所用针线成本只有大约200元,但人工编织成本费却高达2400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齐勇锋表示,文化产业不仅是富民产业,还具有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而是要在找准市场定位之后由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
专家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为文化企业、个人工作室提供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二是在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农村、民族地区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三是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给予一定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