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北京昨首发PM2.5日均值 每立方米23微克

2012年02月03日 09:0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市环保监测中心首次公布了本市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24小时均值。前天14时至昨天13时,PM2.5浓度日均值为每立方米23微克。专家表示,日均值可以帮助市民更准确地评价空气污染情况。

  专业数据:首日均值23微克

  前天14时至昨天13时的PM2.5小时监测数据显示,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在前天14时等时段出现8次最低值:每立方米3微克。昨天13时达到最高值:每立方米72微克。在小时浓度曲线右上方,清楚地标注了24小时均值:每立方米23微克。

  专家表示,只有24小时均值,才能更科学地评价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市民往往关注某一时刻的空气质量,这也正是为什么市民感觉某些雾霾天空气质量较差,但实际检测污染程度并不严重的原因。昨天全市天气受冷高压的控制,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预计全天空气质量为1级优的好天。

  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赵越表示,上月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小时浓度数据,但由于时间紧张,未能同步公布24小时均值,现在公布的24小时均值为系统自动计算得出。她表示,市环保监测中心目前发布的仍是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关于空气质量新的国家标准和监测规范尚未正式出台,所以无法得出是否超标的结论。

  专家表示,鉴于可能存在监测方法的不同,不能将目前公布的研究性监测数据与国外相关标准简单对比,只能供市民参考。据介绍,正在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拟定为每立方米75微克。

  专家详解:

  小时浓度不足为据

  24小时均值和小时浓度数据在参考价值上有何异同?市环保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虞统告诉记者,无论是PM10还是PM2.5,小时浓度只是监测基础数据。国内外都没有关于空气颗粒物小时平均值的标准,评价空气质量不能以某个时点或很小的时段数据为依据。国际通行以24小时均值为准,评价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虞统告诉记者,计算空气颗粒物PM10或PM2.5的24小时均值,是将该项每个小时的监测值相加,再除以24。对网友热议的除夕夜PM2.5浓度曾一度飙升至每立方米1593微克,专家表示,瞬间高值很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化,比如一阵风就能将PM2.5的监测值吹得很低,因此不太具有参考价值。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实验,短时间颗粒物浓度测量数据缺乏可信度。美国科技人员曾用两台同样的仪器,在同一地点监测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虞统说,国际普遍接受的颗粒物监测评价标准为24小时滤膜称重法。而颗粒物监测小时浓度值,不同仪器监测结果差距较大,其数值一般只用于趋势变化判断。

  专家观点:

  PM2.5危害难下结论

  对现在公布的监测数据,虞统表示很难评价其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与二氧化硫等化学成分明确的污染物不同,颗粒物成分复杂,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安全的标准。“严格意义来说,吸入多少颗粒物都不好,吸入越少对人体健康影响越小。但颗粒物浓度太低也不可能,因为我们所在的环境本底颗粒物浓度就比较高。”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至今没有明确界定PM2.5的安全值范围,只有阶段性参考指标。美国自2006年起将PM2.5日均值设定在每立方米35微克,但仍有部分地区无法达到这一标准。(王东亮)

【编辑:姚培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