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江苏政协委员陈光标建议在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

2012年02月09日 08:47 来源:中安在线 参与互动(0)

  标哥今年要发万辆环保单车

  陈光标还透露,将向今年全国“两会”建议在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

  昨天下午,陈光标参加了江苏省“两会”的小组讨论,他的江苏省“两会”提案也将是他旁听今年全国两会的建议,内容就是建议人民币改版,在人民币上印上《道德经》、《弟子规》、《论语》等名篇名言,以弘扬传统文化。另外,陈光标还表示将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在北京发放2000辆环保单车和环保袋,并根据效果逐步向全国推广。

  建议

  人民币上印孔子名言

  此前,陈光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将带去轰动性的建议,建议内容与人民币有关,但具体内容并未透露。昨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陈光标终于说了出来:“这次江苏省‘两会’的提案,就是我将带到全国‘两会’的建议,在人民币和商品上印孔子、老子的名言,印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陈光标将自己的提案总结为:利用多种传播载体,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以及现代人的环保意识、慈善理念,提高国人整体文化道德素质。

  陈光标认为,可以对流通量较大的面值50元以下的人民币进行改版,学习国外一些做法,在票面上印制一些宣传爱国精神、社会和谐、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积极意义的标语、口号。“举两个例子,子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还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都是倡导要助人为乐。”陈光标说,“将这些名言印在人民币上,人们会记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耳濡目染地学习。我做过实验,在人民币上印这些名言,不会挤,完全排得下去。”

  此外,陈光标还建议生产企业在不影响外观和审美的前提下,在日用小商品的内外包装上,印上积极、健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名句,或从传统文化经典《道德经》、《弟子规》、《论语》中选取一些符合现代社会理念、让人一看就能记住、直指人心的句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计划

  将发放万辆环保单车

  按照惯例,陈光标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宣传环保理念。昨晚,陈光标向记者透露,他计划今年在全国发放万辆环保单车,预算近600万元,并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在北京试点。

  “首先在北京发放2000辆,看看效果,然后根据效果再向全国推广。”陈光标告诉记者,在北京发放环保单车的同时还将发放环保袋,宣传环保理念,“不过我不会亲自参与,我说过要低调嘛,让我公司的人去发。”

  明明说过今年是“低调”之年,为何年初就有如此大的动作呢?对此,陈光标解释说:“这并不是今年的环保计划,算不上高调,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份我就说过这事,所以现在算是兑现当时的承诺。”

  “那今年有什么关于慈善和环保的计划?”对于记者的提问,陈光标很谨慎,并不愿透露更多内容,称慈善和环保是他公司的一部分,公司正在认真制定2012年慈善计划,暂没有确定资助的具体项目。“不过有几点是明确的,一是公益活动继续围绕慈善和环保两个方向;二是公司利润的50%以上拿出来做慈善;三是学习国内外好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探索慈善制度建设和慈善形式的创新。”陈光标说。

  感言

  做慈善深受雷锋影响

  做慈善这么多年,陈光标哪来的动力?“我从小就崇拜雷锋,长大了做慈善也是受其影响。”陈光标说。

  为了证明自己是雷锋的“粉丝”,陈光标说,他从初中就开始收集雷锋的照片、纪念章、明信片等物件。

  “由于我收藏的雷锋照片有近400张,为了在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之前,将图片全部与大家分享,所以从今天起,我每天将上传15张雷锋精神专题照片。请大家继续关注!”这是昨天陈光标在微博上透露的。

  但记者看到,实际上早在2月3日,他就已经开始在微博上晒雷锋的照片、纪念章等物件。

  陈光标给记者讲述了一段他当电影放映员时的故事。“大概是1984年吧,那时候我挣了钱,花了750块钱买了一台6.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到各个村庄去放。那时候很多人没钱,就拿粮食来抵‘电影票’,我再拿着粮食去卖钱。知道吗?那时候我放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雷锋》。”

  “这几天我正在写一篇散文诗,是关于雷锋的,到时候我要自己朗诵,放到微博上给粉丝听。”陈光标说,这些都是他纪念雷锋的形式,“雷锋精神不会过时的,我就深深地受到了他的影响。”(新安晚报 文兵)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