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羊城晚报:随迁子女纳入财政保障还需更多制度安排

2012年02月09日 15:2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继教育部公布2012年工作要点后,教育部基础一司也公布了2012年重点工作。其中,一大重点是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1167万,仅在北京一地,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就高达47.8万人。与留守儿童相比,随迁子女是幸福的,他们不必承受与父母分离之苦,但城市并非桃花源,不是所有的随迁子女都能享受到完整的义务教育,有随迁孩子感叹,“每隔一两年都要找新学校读书”。随迁子女读书难的背后,与流入地政府部门热情不够、包容性不强、怕承担责任有一定关系。

  如今,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将一解流入地政府部门的后顾之忧。还将减少留守儿童,改变他们向下的命运之路,一份来自广东三大监狱的调查显示,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留守农村无人看管。换言之,他们年少时曾是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纳入财政保障虽然值得激赏,但应该厘清,究竟是国家财政负责还是地方财政负责,抑或兼而有之?如果有国家财政兜底,这笔钱是否完整用在随迁子女身上?如果地方财政负责,如何确保这笔钱投入到位?

  去年年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说,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八成随迁子女进入公立学校,令人欣慰,但很显然,仍有两百多万随迁子女无法进入公立学校。如今财政兜底了,公立学校是否敞开胸怀接纳随迁子女?未必!此前已有媒体报道,近几年,随着北京户籍学生人数的减少,北京市教育系统宁可合并、减少中学数量,从而保证北京市高考的高入学率,也不愿意招收外地学生。

  如果随迁子女进入打工子弟学校,不仅师资、设备是一大难题,打工子弟学校自身的命运也让人难以托付,比如,去年秋季开学前,北京不少打工子弟学校遭遇灭顶之灾。据报道,继2009年年底因城建规划遭遇大规模拆迁后,2011年6月以来,北京海淀区、朝阳区、大兴区等地有30多所打工子弟小学被关停或即将关停。基于此,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只是第一步,应关注他们能否真正进入公立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此外,随迁子女需要的不只是义务教育,更需要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众所周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两为主”政策,其主旨是“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如果随迁子女只能受教育,而无法在当地升学考试,特别是不能参加高考,到最后不得不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其命运或许因而变得黯淡。

  培根说:“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是对义务教育法的践行与深化,是随迁子女接受教育、开启人生画卷的基石。为了让随迁子女更好地接受优质教育、融入城市生活,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制度性安排。秦淮川

【编辑:李季】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