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吴良镛:实践人居理论助推中国社会转型

2012年02月14日 2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吴良镛:实践人居理论助推中国社会转型
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吴良镛院士。孙自法 摄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题:吴良镛:实践人居理论助推中国社会转型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的需要是最重要的。”这位慈眉善目、90岁高龄的一代建筑大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师和建筑首先要体现对人的关切,满足人的居住需求。他希望人居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以推动解决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困扰与难题。

  吴良镛1922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及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现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1940年代,梁思成提出体形环境论;1950年代,战后规划领域杰出代表之一的道萨迪亚斯创立人居学。吴良镛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创立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以人为核心,拓展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形成学科体系,研究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发展规律,为中国城乡建设提供基础理论。

  吴良镛说,对自己影响最大、影响一生的人是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他告诫年轻的建筑专业学生,对事业要热情和忠诚,并像前贤一样不断探索与追求,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作出各种贡献。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良镛就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条件参与建设实践,努力解决中国城乡建设实际问题。改革开放后,他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功开展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包括北京2049规划战略研究(一期)、济南市城市设计、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三亚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等。

  作为一名建筑师,吴良镛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创作实践成果丰硕,代表性作品包括南京市江宁织造府(金陵红楼梦博物馆)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设计、北京市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新四合院工程等。其主持规划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项目,探索并推动旧城改造实现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之路,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先后获颁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金质奖章”、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吴良镛也以对中国建筑事业的巨大贡献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作大会主旨报告并起草《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以中、英、法、俄、意五种语言通过发表,是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以来唯一的宪章,与《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一道,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史上重要宪章之一。

  针对中国不少地方沦为外国建筑师“试验场”的话题,吴良镛表示,他对此持批判态度,不是反对外国建筑师参与中国建筑设计,而是忧心土地一旦被占用、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一旦摊开就难以逆转,对未来将会造成极大被动。他呼吁现在已逐步进入并活跃于世界主流的中国建筑师,要有清醒认识并积极关注。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还充满着许多现实问题,吴良镛比较着急的是城市化的速度超前、过快发展,城市建设不能配套发展,譬如农民工进城,配套的基础设施、住房、教育等都跟不上,“这‘欠帐’背后隐藏的问题,迟早都要还的”。

  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为座右铭的吴良镛提醒说,中国农村人口进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农村方面问题应该给予更多和更大关注,把农村建设好,将使中国建设发展有更好基础,这既能解决中国自己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吴良镛指出,旧城、古建筑保护是一个重大课题,学术理论钻研、探讨是重要方面,健全法制也是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误区、城市村落史研究还有欠缺等,也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虽是耄耋之年,吴良镛还在持续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他的新著《中国人居史》已写到第七稿,有望于今年出版。(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