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频表态 欧债问题或成中美合作新亮点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 周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1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欧元区内部逐步统一思想,加强财政纪律来防止欧元区分崩离析之际,各大经济体出手“援欧”时机已逐渐成熟。2012年,欧债问题料将成为中美“最能合作”的领域。
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日前在华举行。这两天来,中国高层对欧债问题频繁表态。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5日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表示,他相信欧洲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已做好加大参与解决欧债问题力度的准备。
陈凤英说,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原定于2011年10月举行,但因欧盟临时举行会议讨论迫在眉睫的欧债问题而被双方推迟。近4个月来,欧盟通过“财政契约”以加强财政纪律等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让人们看到欧洲一致行动,避免欧元区分崩离析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出手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美国当地时间14日中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中美双方随后发布的《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也对欧债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声明指出,双方同意继续就欧洲金融市场发展形势交换意见,讨论支持欧洲通过自身努力应对其主权债务危机的方案。
陈凤英指出,从中美此番发布经济声明的内容排序看,“欧债危机”已抢过“汇率之争”风头,成为中美更优先讨论的议题。这意味着,在一系列的争论后,共同参与解决欧债问题未来或成为中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而对于中国来说,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陈凤英表示,西方主权债务危机长期化、结构化的趋势已较为明显。目前,欧洲把“财政纪律”作为克服危机的主要工具,而美国注重就业和增长的态度,则意味着其更可能会通过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来解决债务问题。未来,投资欧洲的收益肯定将超过美国,而此举也有利于中国投资的多元化。
对于如何“援手欧洲”,陈凤英表示,中国选择余地非常多,既可以用多边也可以用双边,既可以直接投资也可以买债。当下,通过IMF或者欧洲稳定基金是最安全的参与方式。而中国和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互补的产业关系,也意味着中国可以通过扩大进口提振欧洲信心。
不过陈凤英强调,欧债危机首先是欧洲自己的事情。未来,希腊是否继续“不松劲”地“勒紧裤带”,国内不满是否影响政府施政效率,将受到中美等相关国家的持续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