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第一村背后:山区闭塞贫瘠致扶贫难(2)
贫困地区的“德政工程”
黔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2011年,贵州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旱,陈新明等沙坝村村民深受其害,“眼睁睁看着玉米枯死”。
黔西县扶贫办党组书记赵龙告诉本刊记者,黔西近三年连旱,特别是2011年特旱,使大季作物受灾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达3.2亿元。
“旱情重,损失大。但老百姓不担心,政府给了救济粮,还组织我们生产自救,外出务工。前些年实施的农村小水利工程,也派上了大用场。”陈新明说,以前,不仅孩子们在学校吃不上饭,在家里也喝不到干净水。
困扰全体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问题,近几年终于靠政府解决。在陈新明家的后山上找到一处水源,政府部门建了一座蓄水塔,为村里所有农户安装了水管,家家户户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陈新明掰着手指头,详细地列数着这些年享受到的扶贫资助:政府补贴的沼气池、茅草房改造、“坡改梯”工程,等等。
他给本刊记者算了笔账,家里修了3座沼气池,前两座各获得1000多元补助。一座沼气池的成本价为2000多元,而买煤烧一年就要花2000多元。
几年前,陈新明还拆掉了家里的茅草房,获得了政府5000元补贴,用于房屋的外墙装饰。
毕节市扶贫办总经济师胡松告诉本刊记者,2007年,为解决农村贫困农户的住房问题,毕节实施了以改造茅草房为主的“住有所居”工程,共投入茅改资金1.7亿元,改造茅草房2万多户;2008年以来的三年内,更投入资金17亿元,全面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8万户;2009年起,又大力推进以“致富田园、生态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首批103个试点共完成新建和改建“黔西北民居”1万余户。
在政府的补助下,如今的沙坝村村民大多住上了新房。
与“免费午餐”一样,农村危房改造,也是一项中央扶持贫困地区的“德政工程”。2011年,贵州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央和省级到位资金16.32亿元,地县匹配资金到位4.94亿元,地县匹配资金到位率72.96%。除当年的农危房改造任务已经全部开工外,还提前开工2012年改造任务3.22万户。目前已竣工20.31万户,占今年任务的50.77%。
据了解,2012年,贵州仍将积极筹措资金,安排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敢于啃“硬骨头”
赵龙说,黔西县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产业调整,是当地扶贫工作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子。为助推贫困群众就地脱贫致富,毕节近年出台了关于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科技扶贫、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推进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产业化扶贫带动战略。
花溪乡党委副书记兰兴隆说,2008年后,结合地方实际,考虑到不需要太多水资源,整个花溪乡开始推广种植核桃、茶叶、冬桃等经济作物,又考虑到种植核桃等需要一定年限才有收入,便鼓励农民套种一些季节性蔬菜。
赵龙介绍,根据黔西县“十二五”扶贫规划,将通过产业化扶贫,发展核桃产业20万亩,每年基本上是以5万亩速度递增,再种植50万亩蔬菜,要让百姓快速脱贫。
在胡松的脑海里,同样有一幅美好蓝图。他认为,通过这些产业化项目带动,来减少劳动力的输出,让年轻人至少每家有一个人留在家里,减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数量。
毕节还通过与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对接协调,在各驻外办事处设立了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有计划、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
回望过去的扶贫之路,毕节人对开创未来更具信心。
由于先天不足,1987年,在面积近2.7万平方公里的毕节地区,每平方公里所承载人口超过200人;贫困人口高达34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65.4%,文盲半文盲人口占50%,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2元;森林覆盖率仅为14.94%,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2.7%。
自1988年成立中国唯一在极度贫困区设立的改革试验区以来,毕节20余年发生的变化,业内称之为“奇迹”。
不同于其他经济特区、开发区,毕节试验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目标,而是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展开的综合性社会发展试验,将生态建设与开发扶贫共同推进,使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种上一坡,只收一箩”,这是毕节长期流传的俗谚。这样的农作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
毕节通过实施一系列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并大力推动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实行山、水、林、田、土、路综合治理,不仅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更在乌江和珠江“两江”上游建起绿色屏障,试验区内的森林覆盖率由初期的14.9%提高到现在的超过40%。
毕节历任领导都一再强调,生态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才能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毕节地区高坡陡谷深,试验区探索出这套“五子登科”的经验,充分发挥群众创造性,大为改善了恶劣的生态条件。
2011年5月下旬,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明确提出,站在新起点上的毕节试验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问题;力争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力争突破1800亿元,减少贫困人口75万,森林覆盖率达到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要达到这一目标,啃下这块扶贫攻坚的‘硬骨头’,需要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精气神。” 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说。(李俊杰 李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