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滇桂黔石漠化区核桃种植带来经济生态双收益(2)

2012年02月20日 13:4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张武贵开始研究核桃。他发现,核桃树有庞大的地下根系和地上树冠,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功能。核桃进入结果期后,产量稳定,结果期可长达100年,可持续为农村增加收入。核桃树结果后易于管护,还能解放农村劳力外出务工。

  在张武贵的推动下,从2000年开始,凤山县利用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机遇,确定了“山顶封育、山腰种核桃、山脚生产粮食”的石漠化治理方针,在全县大石山区发展核桃产业。2000年,凤城镇弄者村和乔音乡同乐村示范种植了1000亩核桃,后来增加到3000亩,成活率在95%以上,并提早结果。

  示范种植的成功推动了核桃种植的发展。截至2011年3月,凤山县核桃种植面积达9.6万亩,涉及全县92个村26000农户,其中扶贫整村推进村61个,涉及人口11万。全县18.3万农民中有13.26万人种植核桃。凤山县核桃种植面积占广西核桃种植面积63.25%,已成为广西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县。

  大石山区的核桃种在石缝当中,缺土少水,生长缓慢。为了让核桃树旺盛生长,尽快结果,凤山县实行“砌墙补土护核桃”工程。在厂上屯,本刊记者看到,山坡上每株核桃树周围都用石头砌起来,形成直径2 3米的护土墙。村民从其他地方找来泥土填补在护土墙内,为核桃树提供了一个“人造水柜”,营造出适宜核桃生长的“温床”。在核桃树生长初期,村民通过在核桃树间套种玉米、桑树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方式获得种植收入。

  弄者村是最早开始种核桃的地方之一,有的核桃树已经开始结果。张武贵指着一棵核桃树说:“2011年,这样一棵树的收入有160元,如果一亩地能种30棵树,每亩能收入将近5000元。一个贫困户,如果有3亩核桃就够了。”

  一棵品种优良、管护得当的核桃树,进入丰产期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乐村村民陈祥团2002年试种了8棵核桃,2008年后陆续结果,2011年8棵核桃树全部结果,收入3600元,结果最多的一棵树产值达1300多元。

  “一株核桃一把伞,一片核桃一股泉。核桃的树冠很大,能够截留降水,保持水土。”张武贵说,“这里不缺降水,不缺阳光,就是缺土。以前,人们为了争一块巴掌大的土地闹矛盾,我建议他们,尽早种上核桃,以后,争的就不是脚下那一点点土地,而是核桃树冠占据的光、温、水、热资源和生存空间。”

  找到了核桃这棵“摇钱树”,和石漠化“战斗”了大半辈子的张武贵说:“我希望以后家乡的乡亲每人都有这样一棵核桃树,每年每棵树有2000元收益,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保障,我死也有价值了。”

  “千万不要小看农民”

  2003年至2005年,广西实施了东巴凤三县(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连接县域之间的水泥路更通畅了,砂石路通到了行政村,通往自然屯的“通屯路”也修成了。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标准仍然较低,投入分配到各地、各村,也不算多,路修好了,管护工作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走在坑洼不平的通屯土路上,河池市扶贫办党组书记韦昌泽感慨。

  张武贵说,现在发展核桃产业最大的缺憾,是扶贫部门只有种苗钱,却没有管护钱。不重视管理和效益,只会越搞越贫。农民重种植轻管理,要把粮农转变成果农,需要培训、管理,政府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目前,凤山县财政每年提供10万元经费,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水果生产管理局与农民技术员签订村屯技术推广服务合同,有农民技术员向农民普及核桃种植实用技术。成立农民技术骨干修剪专业队,从2007年起连续四年按规定季节和标准树形对全县核桃树进行拉网式修剪,保证推广种植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工作到位,张武贵给每位技术员配置数码相机,技术员要把进村指导工作实况拍下来拿给张武贵检查。

  在大石山区,一个行政村往往包含了几十个自然屯,种植核桃的村民分散在这些自然屯里,几十名技术员根本无法满足全县核桃种植日常管护、培训的需求。张武贵又在想办法筹集资金,争取在自然屯培训村民技术员。

  张宁志就是张武贵在厂上屯培训的一名技术员。如果每个自然屯都培训、聘任技术员,“钱”仍是面临的最大困难。

  “扶贫资金看上去很多,如果一下子投入到很大的‘面’上去,就好像撒胡椒面,实际产生的效益并不高。”张武贵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只有一棵树一棵树地搞、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地搞,才能把扶贫开发搞起来。撒胡椒面的做法是不对的。”

  凤山县地处红水河流域,自然环境优美,工业污染少。张武贵拿出了2010年11月17日的一份《广西日报》,指着一篇《用“生态疗法”治理地质灾害》的文章说:“要完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谁使用了资源,就要从所得到的利益中拿出一定份额作补偿,谁进行了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就要从生态环境的修复中受益。我历来提倡这个观点,这也是石漠化治理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在贫困地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石漠化、荒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力度。

  尽管通屯土路坑坑洼洼,客车难以通行,但外出打工的农民还是渐渐多了。没用几年,山里的泥瓦房纷纷换成了水泥房。“千万不要小看农民。”韦昌泽说。(韩冰 张莺)

【编辑:阚枫】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