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大别山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农民忙一年勉强温饱(2)

2012年02月20日 14:1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新楼与土路

  走进郎远泉的家纯属偶然,因为再往前,汽车就无法前行了。

  从金寨县桃岭乡赵院村村部到山中的路上,司机都在“抱怨”:“早知道要是这样的路,就不把车开进来了。”除了开始的一段水泥路外,一路都是狭窄崎岖、坑坑洼洼的土路,有些路段宽仅约2米,还不时有行人、牲畜、摩托车和农用车出现。

  本刊记者本拟到山最里边看看,但颠簸了好一阵,再也无法前行,便半途来到了郎远泉家。

  这是一栋新建的两层小楼,2011年9月才入住。郎远泉说,盖这栋楼一共花了16万多元,虽然还向别人借了近7万元,但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每年都外出打工,去年一年有两三万块钱的收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欠账还清了。”

  郎远泉最发愁的还是家门口这条路。“太难走了,出入只能骑摩托,每年都有人出事故。要是一下大雨,路就被冲毁了,根本没法走,就盼望能早日修条水泥路。”

  从他家到村部,不到10公里的距离,即使是开车,也要用近1个小时。

  采访中,金寨县副县长汪承平向本刊记者介绍,“十一五”期间,为改变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在全县境内推行连片整村扶贫开发战略,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村均综合投入超过120万元,共修建水泥路638公里、当家塘96口、教育危改45所小学近1.2万平方米。

  “通过这些措施,山区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必须承认,在大别山区,由于山区、库区等特殊情况,各级对农村的一般性投入难以根本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因此像赵院村这样路况的村子还有很多。”他说。

  对此,桃岭乡王同明乡长深有同感,“一方面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线长面广成本高,例如在平原地区修一公里水泥路可能只要几万元,而在这里,可能就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他告诉记者,去年全乡一共才修了8.9公里的水泥路,每公里的成本是23万元,8个村平均下来每个村才1公里。

  “另一方面,山区、库区自然环境恶劣,已有的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经常出现路修好了没多久,就被水冲毁了的情况。”他说。

  近年,为支持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国家出台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但一般只能保证通到行政村部,而像赵院村这样的山区村农民居住分散,有的地方只有两三户人家,目前阶段的村村通公路工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

  赵院村的一位村干部私下里向本刊记者透露,当年搞村村通公路工程的时候,为了能多修些公路,村里想了不少法子,甚至包括一些“歪”主意。

  “因为按规定路只能修到行政村部,为此我们还临时将村部搬往自然村里,目的就是希望能往村子里多修一段路。”他说。

  扶持与互助

  洪时德是同心村里的名人,他有高中学历、能说会道,他带领的扶贫互助资金合作项目让许多村民摆脱了贫困。

  同心村坐落在岳西县青天乡西北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在实施互助资金项目试点以前,这里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多数农民一年忙到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一些村民也想投资搞点种养业,却拿不出启动资金,你也知道,农民自己去贷款基本上是贷不到的。”洪时德告诉本刊记者,早年他和许多乡亲一样,过着“生活无着落,生产无资金,发展无信心”的穷日子。

  2006年,国家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启动,同心村新民组通过公开竞标,成为安徽省最早的互助资金试点组之一,首批获得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2.6万元。这个互助资金试点组吸收成员13户,每户投入了500块钱作为互助金。同时民主选举产生了互助资金共管小组,负责资金、项目及有关事务的管理工作,洪时德正是这个小组的组长。

  “这些资金只能借给互助组的成员发展农业生产,等他们把东西卖掉,再把钱还上,适当交点占用费就行。”洪时德介绍,收取的费用一般按照4:4:1:1的标准进行支配,40%作为增加的本金,40%作为共管费用,10%用于公益金,还有10%用于风险金。

  第一笔资金借给了新民组村民王后坎。王后坎家过去是特困户,家里有2个智障哥哥,3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长期生病吃药,全家人挤住在3间土坯房里。沉重的生活压力一度让他意志消沉,无心发展生产,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当王后坎加入互助资金合作小组后,小组根据他家人口多的特点,建议他贷款养牛,还特意请了“牛经纪”为他挑选了2头母牛,聘请乡兽医站专家做他的养牛顾问,提供技术指导。

  现在,王后坎家养的牛已有十多头。他还利用牛粪搞循环发展,种起了12亩高山蔬菜,15亩茶叶,8亩桑园,6亩中药材,年纯收入四五万元。家里盖起了两层小楼,买了摩托车,还招来了上门女婿。

  由于深受村民欢迎,2008年,新民组互助资金进行扩户。“登记那天,村民从四面赶来,场面比娶媳妇还热闹。许多村民因配套扶贫资金有限没能加入,硬是要将互助金塞到我们手里。”洪时德回忆说。

  2010年,在政府30万元配套扶贫资金支持下,同心村的互助资金组织规模再一次扩张,范围扩大到全村16个村民组111户,成立同心村扶贫互助社。

  到目前为止,同心村扶贫互助社共发放贷款约86万元。因其带动的发展,全村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到40%以下,有24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尽管规模一再扩大,暂时仍满足不了更多农民强烈的入社愿望,全村还有160多户农民提交了入社申请书。

  “扶贫互助资金项目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始终把焦点放在最贫困的农民身上。”洪时德对本刊记者介绍道,互助社有严格的规定,即其中贫困户必须达到总参与户数的60%,每一年社员借款总额的30%以上必须要借给贫困户。

  “扶贫互助是我们的信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他说。(记者 尚前名 姜刚)

【编辑:张志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