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围观官博表达诉求 网络民意倒逼“微公堂”(3)
微公堂拷问“官德”
蓬勃发展起来的微博,不仅成为上亿网民发表心情的平台,也越来越把政府官员拉到了现实生活中,与网民“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呈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使越来越多的公共热点事件都与微博有关,甚至起源于微博。仅在刚刚过去的二月份,微博上就频频爆出“涉官”热点事件。浙江三门县药监局长之儿媳微博炫富、湖北公安县农机局正副局长办公室互殴、广东怀集官员驾车撞死曾致怀孕的女下属……
对此有评论称,以前民众了解一个官员,通常的方式是通过传统媒体,也就是第三方媒体,这样不仅不能及时地了解官员的行为,有时候因为媒体的官方性质,也不能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而透过微博特别是官员本人的微博,就能直接观察对官员进行判段,而不是听别人怎么说。”
侯锷将微博比作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是360度探揭官场现形的“雷达”。一个官员不管在官场或公众场合如果作秀,微博能把他打回原形,给网民一个更真实的官员。政府官员的官德也在公众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微公堂上无处遁形。”
对于因微博炫富产生的“坑爹”闹剧,侯锷表示自己也注意到官员因其子女、近亲属炫富而“连坐”的舆情日益频繁,“坑爹”已成为微博发现和治理腐败的新渠道。“这种‘爹’,‘坑’得!再多炫几个无妨;纪检监察部门政务微博大有可为,且看为与不为。”
与这些失德官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月24日湖南省张家界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汪业元在个人微博上,发《公开承诺书》公布包括手机、办公地点、邮箱等个人信息,引来轰动性围观,汪业元坦言,此举不担心人身安全,更不为出名。“公开”是一种自信坦荡为官从政的姿态和底气。
虽然此举实效还未能有所体现,但侯锷将其称为官员首例个人公务信息公开,是一种“亮剑”之举。“官员信息,只要公开,就不是异类。”
微博给广大民众大开问政之门的同时,网民的围观,也在拷问着众官员的官德。去年汪玉凯提出的“倒逼论”得到了国内各界的普遍响应与认同。侯锷对此解析为,“倒逼”是网民借助自媒体话语权,以“围观”来舆论政治压力的“热炉效应”,其本质是民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民主生活新方式。而建立“倒逼”与“顺应”积极而理性的互动机制,则是微博问政当务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