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解读5次政府工作报告执政为民轨迹:回应民生关切(3)

2012年03月10日 09:5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体现民生本色——党和政府每年交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

  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每次长达几十页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交了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

  民生问题的根本是发展问题,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自四川的全国人大代表简勤说,几年来,政府的民生举措更加细致入微,民生部署更加具有操作性,老百姓更加切实得到实惠。

  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着对民生改善的庄严承诺,承诺的事项或大或小,人们总能在来年的报告中收到一份认真交出的答卷。

  对比几年来的“民生答卷”,人们发现生活已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当年将增加到1562亿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中央财政拟安排教育支出3781亿元加上地方预算拟安排的教育支出17900亿元,总预算教育支出将达到21000多亿元。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要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用于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的资金68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还将“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民生,就是一件一件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而不是空喊口号,搞政绩工程,这是对政府最终的检验。” 来自安徽省旌德县的基层全国人大代表--白地镇洪川村党支部书记余的娜说。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取得了世所公认、百姓认可的好成绩。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新期待、新需求。

  经济越是发展,越要关注民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新关注,都有新承诺。

  今年两会上,备受社会关注的校车安全、“PM2.5”等新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细读报告,人们还能发现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等十分具体的民生举措。

  物质生活日渐改善、日子越来越好的普通百姓,表达着各自的民生新期盼、新希望,政府及时提出新回应、新目标:

  ——去年底以来,PM2.5这个环境科学专业术语迅速成为“热词”。面对群众关切,两会前夕,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PM2.5等项目的监测,2015年覆盖所在地级以上城市。这体现了政府保护生态环境,走一条文明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曹亚说。

  ——中国13亿人的医疗保障,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在历经3年努力后,中国医改已步入“深水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党和政府推进全球规模最大医改的决心和力度由此可见一斑。”全国人大代表刘晓武认为。

  ——去年CPI持续走高,食品价格涨幅最为明显。百姓天天与菜价、肉价打交道,感受最强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显示了政府保障民生的决心。”

  “从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民生需求也从解决基本生计、追求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向享受更高社会福利、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快速转变。”出席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说。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党和政府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进一步激发亿万人民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团结奋进奔小康的信心和力量。

【编辑:张尚初】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