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议政渐成热潮 媒体称有助于体察民情民意
包容和耐心精英和民众都需要
3月11日上午9点30分,网友“头条新闻”发了一条微博: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昨天建议制定编制法制止“官满为患”。刘锡荣说,一些乡镇好几百个干部,小汽车停好几排,一些地方政府秘书长十几个,每个秘书长都给房子配汽车。“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啊!”
三分钟后,网友CRobain以三个泪流满面的表情评论说:“终于有人说出百姓之痛啦”。一个小时后,这条微博被转发近3000次,跟帖评论1000多条。
网友们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着两会,尽管有时不免“无理”和“低俗”。他们会对一些精彩语录鼓掌击节、不停转发;会对某些“不顺耳”的发言肆无忌惮地痛骂;会小题大作,传播一些“流言蜚语”;也会搞笑八卦,纠缠于某人的穿着打扮、瞬间表情。
政治原本有趣。如果只有庙堂上的威严庄重、秘不可宣,难免与民众“相距迢迢”。夹杂着热闹、非议甚至小道消息,才是公民政治的正常态,也才真实可亲。明了于此,就不会对微博上的“嬉笑怒骂”大动干戈,有了包容的雅量,才能真正了解和倾听民意。
作为民意的代言人,代表委员必须接受“人民”的批评质询,其言行举止也都在公众注视中,大约没有多少隐私可言。开放的社会,民众必然对政治人物指指点点,那些引咎辞职的官员,受到嘲讽的精英,时常因为一些“小事”犯了众怒。公开与监督中,代表们才能恪尽职守,权力才能变得小心谨慎。
人民代表也好,政治精英也罢,想要获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包容的雅量和沟通的耐心必不可少。很多时候,精英与草根格格不入、自说自话,完全因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慷慨陈词,却不懂得倾听。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弄懂了民众意愿,才谈得上代言,才能够赢得认同。
这些年,微博议政渐成热潮。不管其实效如何,最起码,多了一个便捷表达意见、彼此沟通的渠道。看看别人怎么说,哪怕是遭遇“口水”和“板砖”,对于感知真实的民间生态,体察民情民意,都将有所助益。如此,议政才不会无关痛痒,离题万里。
理解是相互的,包容和耐心,亦是民众所需。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已然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肯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些代表站在自身利益集团(阶层)的角度,替自家人说话,比如,前些年两会,身为企业家的代表委员反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其实很正常。虽说是人民代表,可没有谁能“代表”全体人民,他必然只是某一个群体的代言人,要求其发言能够兼顾全体,不免严苛。
一些时候,之所以“鸡同鸭讲”、互不理解,是因为急不可耐、断章取义。不去考虑别人讲话的语境,甚至来不及将发言听完,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将某些代表委员的“刺耳”观点,甚至一言之失,视为大逆不道,恨不得“天诛地灭”,也不免意气用事。
我们的社会,其实还不太会讨论问题,一遇到观点之争,容易习惯性地划分派别,追问立场,甚至诛心。如此一来,不仅敌对与仇视难免,“追打”的结果,会使得一些“异见”就此消失。让所有不同意见“噤若寒蝉”,大约不是你我想要看到的结果。(冯雪梅)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