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温家宝中外记者见面会9次外媒提问
温家宝总理今举行第10次中外记者见面会 盘点前9次外媒提问——
“中国模式” 连续3年成热词
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举行他上任以来的第10次中外记者见面会。
记者统计发现,2003年至2011年,9场中外记者见面会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的媒体获得116次提问机会。
国内媒体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最感兴趣,其次是和民生相关的房价、通胀话题。国外媒体记者的提问最多的是双边和多边问题。
统计还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成了外媒记者提问的主流,3年被问及4次。
数据
外媒“抢”走半数提问
记者统计发现,2003年至2011年的9场发布会中,共有116次提问机会,其中,外媒记者“抢走”了60次,占总提问次数的52%。
统计显示,美国媒体在提问环节从未“落单”过,而美国媒体每年都有2-3次提问的机会。另外,英、法、德、日、印也是发布会提问环节的常客,这些国家在提问环节表现相当积极。
除了2007年和2010年,第一个问题往往都是由国内媒体先提出的。央视连续两年抢得第一个提问的机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各有1次。
温总理在发布会上曾经公开表示,为了体谅大家辛苦的等待,有时发布会时间也会稍微延长。那么,谁幸运地在加时时段“抢”走了提问机会呢?记者统计发现,此前9年,记者会共有5次延时,给出了8次提问机会,国内媒体获得4个,新加坡和印度媒体各获2次。
国内记者多问经济
记者统计发现,中国的内政位居被关注问题的首位,其次是中国下一步经济政策和对外关系问题,这三类问题占了将近七成。
在116次提问中,国内政治等问题被问及39次之多。另外,记者还发现,在每年的提问中,国内媒体和国外媒体关注重点各不相同。国外媒体最关心中国的政治,其次是中国对各国的外交政策和态度;而国内媒体最关心的则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次是民生问题。
观察
美媒提问涉及面最广
美国记者的提问最为宽泛。9年里美国媒体18次获得提问机会,问题涉及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
比如2003年,美国记者的提问,既有“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给私营企业”、“人民币汇率浮动”等经济话题,也有“是支持还是反对伊拉克战争”这样的政治话题。接下来2004年至2008年美国关心的问题更多,囊括了农村土地私有化、银行股权、外汇储备等。
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中美两国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方的决策,都会影响到对方国家,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随着中国的发展,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都非常关注中国各方面的动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
人民币汇率问得最多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越来越引起西方国家的重视。记者发现,在获得的18次提问机会中,美国记者有4次提到人民币汇率问题,占提问总数的22%,成为其最关注的话题。比如2003年温家宝就任总理第一年,美国媒体就开始打探中国下一步有没有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的计划。其后,在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每年都会格外关心一下人民币汇率是否有浮动计划。
点评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美国媒体有些炒作人民币汇率的嫌疑。其背后是因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较大,现在美国的经济复苏乏力,有很多困难,所以就想找一个替罪羊,这个替罪羊就是中国的人民币汇率。
看点
2009年是分水岭
2009年成为外媒记者提问的“分水岭”。2003年至2008年5年间,美英德法四国喜欢在中国“人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随着西方国家经历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一连串打击之后,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特别是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模式”也开始受到西方媒体的热捧,那些历来被外媒拿来攻击中国的“人权”、自由问题开始淡出,他们开始更加关心中国的投资环境、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国的发展经验。记者发现,中国崛起、中国模式开始受人关注,连续3年4次被问及。到了2011年,一向以挑剔、找茬著名的法国媒体也一改往日高傲的姿态,开始虚心讨教起了“中国发展模式是否有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经验”。
点评
专家表示,中国经济的走向不但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现在,不光是外国媒体,甚至外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经济的走向都很关心,这不仅影响着他们如何消费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而且决定他们吃哪碗饭更香。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