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师详解茅台特供之路:没有周恩来没有国酒今日(2)
守旧者——异地酿茅台11年未果
站在茅台集团办公楼的21层眺望茅台酒厂,17个车间沿着山势一一坐落,每一个车间下辖六到七座楼的生产区域。车间之上,酷似宿舍楼的酒库有序排列。如今的茅台酒厂,规模之大已远非往昔可比。
不变的,唯有工艺。
沿着厂区内的盘山公路一路下行,徒步40多分钟后便靠近了赤水河岸,两个酿造车间紧邻岸堤而建——茅台酒厂最古老的一车间和二车间,这正是当年“成义”、“荣和”两大酒坊所在地。
跟当年的“成义”、“荣和”一样,如今茅台酒厂的酿造工艺虽有改良,但仍保持完全人工酿造的特色工艺。3月13日的酵期放假期间,酒师郭少卿仍然要每天来到车间,查看酒料发酵的程度。这位年轻的酒师平素几乎不喝酒,但凭着“望闻问切”一般的娴熟经验,就能掌控所酿酒品保持相当高的水准。各个工种的工人加在一起,几乎每个车间都有三四百名,一批一批的茅台酒,就被他们像孩子一样呵护着汩汩流出。
但这个“孩子”,却是极不易“伺候”的。
“原子弹都能造的中国,连茅台酒的秘密都不能揭开?”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亲自主持茅台酒的易地生产规划,茅台酒厂精选了一批表现好的酒师、工人、工程师,带着大批设备、原料,包括一箱子灰尘(据说那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是制造茅台酒所必需的),敲锣打鼓搬往遵义近郊——一位姓周的海军副司令员在全国找了50多个地方后才选中的新址,这里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有大量的山泉,旁边就是“董酒”的生产厂。最关键的,这里和茅台镇相距100多公里,按道理说,气候属同类。
实验进行了11年,1985年,50多名评酒专家的评断最终让这种原本叫做“茅艺”的酒放弃了与茅台沾边的念头。当地从此多了一种“珍酒”,而异地酿茅台的事再也没人提起。
正如茅台集团终身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感叹的,“这里的地形、土质、风向、阳光的照射、赤水河的流向,都决定了茅台独一无二的味道。”“离开了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酿造车间扩容必须固守茅台镇。
国家化——茅台酒特供的由来
在茅台镇其实很难买到茅台酒。据已经从业30年的山东最大的茅台经销商许大同介绍,收藏市场讲求“物以稀为贵”,茅台酒恰恰符合了这一特征。他说,纯手工酿造的工艺决定了茅台要想扩大产能就必须扩大车间规模,类似人海战术,而不能仰仗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就决定了茅台的产量只能缓慢提升,而不会短时大幅提升。
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伊始,茅台酒始终都是稀缺商品。
1973年,金日成找毛泽东要茅台酒,毛泽东直接打电话给中央军委,指定要1952年生产的茅台酒3箱,用飞机送到北京,2箱给金日成,1箱留在中央。为什么要1952年生产的酒?1952年,茅台镇的3家老酒坊刚刚合并,产量不高,就在那年,周恩来主持全国首届酒类评选会,茅台高居榜首。
其后历次举办的全国性的评酒会中,屡屡夺魁的茅台后来被指定为国务院宴会招待外宾的专用酒——茅台就此成为新中国的“国酒”。
“国酒”既成,茅台酒特供的历史就此开始。但因为解放初年产量才75吨,所以从一开始就规定了特供标准,至少是省级部门才有资格获得特供酒。
即便放开价格后,“茅五剑”仍是只供机关、社会团体与军队的特供酒,中国酒类商业协会副会长朱行胜回忆:当时一年每个省可分到几百箱(每箱12瓶),最后分到县城,能够有一箱就已经不错了。
时至今日,产能瓶颈仍是困扰茅台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2011年的出厂量据估计已达1.2万吨,但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仍是微不足道。
从茅台集团办公楼上眺望,厂区内的大片酿造车间技改扩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工地上有大批挖掘机和渣土车。可以想象,假以时日,这里又会是一片酱香。(记者 石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