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某分部严查资产隐性浪费 盘点所花冤枉钱
不少单位资产管理缺乏适配标准,造成不少经费和资产的隐性浪费。这个管理难题如何解决?请看来自广州军区某分部资产管理的报道——
编者按
胡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全军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防止奢华,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胡主席这一重要要求,是我军建设现代后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标准化,是现代后勤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军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定性多、定量少,人为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客观上导致资产管理不计算成本、不讲效费比。当前,我军正处在推进资产管理改革的攻坚阶段,应该坚持以标准化为突破口,改变以往粗放式的资产管理模式,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资产和经费的综合保障效益。
最近,我们组织记者和通讯员采写了一组反映部队官兵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优良传统,勤俭节约建设现代后勤的稿件,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关注。
广州军区某分部通过建立健全资产配置标准,规定一个单位或部门应该配什么资产、配多少资产、价值限额多少、使用多少年,有效防止了资产随意购建、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堵住了资产超标的“无底洞”。
有多少不该花的“冤枉钱”
去年底,分部财务处收到一份资产购置申请:卫生处为筹备分部医院工作会议申请购买1台笔记本电脑,所需经费7000元。
审核时财务处了解到,卫生处此次申购的笔记本,主要用于会议期间的资料处理和汇报演示,市场上4000元一台的笔记本电脑足以解决问题。
对此,机关给出的解释是:“现在电脑更新太快,买普通电脑,没过多久就会过时,不如一步到位,买一台配置高、功能全的电脑,免得两三年又要换新的。”
为了冗余的性能多花3000元,到底合不合理?他们翻出一桩陈年旧事。前年,机关一些科室购置了一批高性能的一体式电话,具备电话、传真、复印、上网等多项功能。几年下来,大家主要用它打电话,其他功能的利用率都很低。资产效费比不高的事例,机关还有不少。
除此之外,数量超标的现象同样存在。今年初分部党委从家底经费中挤出1000多万元,投向基层进行综合设施配套整治,改善官兵工作、训练、生活、娱乐条件,一些单位报请购置的办公物资、娱乐器材明显超过实际使用所需。
到底有多少不该花的冤枉钱?分部党委专门抽调力量组成资产清查小组,对机关和所属20多个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发现超标资产3800多件,总价值达1470多万元。
隐性浪费的背后是什么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资产超标造成的隐性浪费竟如此巨大。”看着机关的统计数据,分部政委雷宏泽心疼地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资产清查过后,党委“一班人”广泛组织调查,深挖隐性浪费背后的根源。
长期形成的重钱轻物思想观念,导致钱变物的过程失控、失管。清查中,某单位因超标准购置资产受到批评,单位领导还觉得十分委屈:“钱又没放一分到个人口袋,全用在了明处。”
由于缺乏精细化的标准,资产管理低水平粗放运作。调查中,不少官兵集中反映资产购置是笔“糊涂账”,随着项目与品种逐年增长,亟须制订一套可供参考的标准体系,否则大家无所适从。
此外,盲目攀比的不良心态也是导致资产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仓库业务处才4人,竟然配置了4台打印机,原因是一墙之隔的保密室人手一台。殊不知,保密室是因为任务需要的缘故。
像抓人员编制一样抓资产编配
如何堵住这些开支漏洞?为此,该分部把资产编配作为资产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像抓人员编制一样抓资产编配,建立资产账目表。
年初,他们根据部队所担负的任务特点,分一般、特殊、补充等方面测算了资产的客观需求,理清各单位和各部门“要什么,要多少”资产;根据资产属性,科学建立了包括品名、计量单位、编配数量、价值限额、使用年限等要素在内的资产标准体系;根据各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合理划分出增长型、饱和型、超饱和型的资产结构类型,作为经费的投向与投量的参考。
记者了解到,这套资产编配标准包括机关、医院、仓库、干休所等7种类型单位,涵盖土地房屋建筑物、设备器材、库存物资和其他资产等,共计4大类、435种资产。
详细的资产编配标准,确保了监督的有效落实。该分部以此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资产监督机制,联合财务、审计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监督小组,使资产管理由“一家管”向“大家管”转变。去年10月,分部筹备上级组织的军事训练等级考评工作,训练部门申购一批笔记本电脑备考。虽然有相关部门首长的批示,但财务处还是根据编配标准,拒绝了此次采购申请。
一本资产账,堵住“无底洞”。该部部长薛海贵高兴地告诉记者,科学合理的资产编配标准,把住了经费开支源头,控制了无益资产的增量,确保了每笔经费都用到“刀刃”上。去年以来,分部就审减工程建设、资产购置项目2252项,涉及金额3520万元。(喻晓 宋永朝 张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