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武装直升机打靶遇险情 导弹掉弹凌空爆炸

2012年03月31日 09:59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身为大队长,牟春江仍常常带领新飞行员训练。记者 李永刚 摄
身为大队长,牟春江仍常常带领新飞行员训练。记者 李永刚 摄

  践行者名片:牟春江,44岁,空军特级飞行员、驻汉空降兵某直升机大队大队长。

  推荐单位:空降兵某部。

  推荐理由:入伍27年,先后飞过6种机型,安全飞行4513小时,创造中国空军飞行员多个第一。

  记者印象:与牟春江第一次见面是2009年在北京,正为参加国庆阅兵训练的他身穿飞行服,看上去英武、精干,语言不多,感觉总在思考。昨日,记者第二次与他见面是在武汉,他显得轻松,聊得也自然、愉快。

  增加训练难度提升直升机战斗力

  牟春江:

  “外界送我们直升机大队‘低空猎鹰’美称,还有人说是‘为战车插上翅膀’,也有人说是‘垂直打击的先锋卫士’等等。不论什么评价,最终靠的是我们不仅能冲锋陷阵,而且能使之发挥其最大的战斗效能。”昨日,在武汉某军用机场,某直升机大队大队长牟春江这样说。

  昨日,说起牟春江,年轻飞行员个个佩服得不行。大队组建7年来,每一次面对风险与挑战并存的任务,在困难重重时,他总是充当开路先锋。“在困难面前退缩了,就不是牟大队长了!”这是记者采访飞行员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去年8月,大队首次进行武装直升机打导弹训练,前两枚导弹发射正常,均命中目标,打第三枚,“轰”地一声,导弹爆炸了。

  “怎么回事?”担负地面指挥的牟春江心里一紧,一路小跑来到刚停稳的直升机前。火控系统检查、导弹质量排查……最后认定是导弹掉弹。这是有概率的故障。

  打还是不打?争议声起。

  “导弹有一定故障率属于正常。困难面前,要敢于亮剑!”他坚定地说。半小时后,牟春江驾驶直升机升空。一道火光从他驾驶的直升机中窜出,导弹直扑目标。飞行员们接着训练,4发4中,目标被一一摧毁。

  “面对挑战,你必须是一把尖刀,勇敢向前!”牟春江告诉记者,作为空降兵直升机事业的领路人,他必须肩负起开路先锋的使命,就算前面是雷阵,也要第一个趟过去。

  挑战极限

  填补高原飞行技术空白

  2010年9月,大队接到参加某多兵机种联合反恐演习的任务,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地区进行直升机实弹突击演练。作为不属于高原型的直升机,虽然理论上可以飞到4000米以上的高度,但综合考虑海拔、温度、气流、载重等因素,能否在高原地区飞行还是个未知数。

  牟春江站了出来:“我是大队长,我先飞!”当金山口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相连接处,谷底海拔3700米,两侧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中间最窄的地方仅8公里,是直升机进入高原演习场的必经之路。

  牟春江和机组人员小心翼翼地操纵着飞机。突然,直升机猛地下沉。高度表显示:飞机在5秒内降了100米。“风切变!”他冷静地分析,“在山谷口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直升机又慢慢爬升。

  “发动机温度100、滑油97.8,飞机已接近极限!”副驾驶邓超焦急地报告。“再坚持一会,若温度继续上升,立即返航!”牟春江果断决定。于是,机组一行4人分工监控,15分钟后,飞机顺利飞越山口。这次飞行,他们穿越数百公里无人区,摸索、总结出高海拔地区直升机的爬升性能、耗油率、最大航程、速度范围等100多个重要参数,为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实弹演习奠定了基础,填补了两型直升机在高原地区飞行等10多个技术空白。

  有人劝他,平平稳稳就行了,不要去冒险,出了事不值得。牟春江却说:“飞行员就应该有敢于挑战的勇气,不能把五尺长枪当匕首练,只有把两型直升机的极限性能飞出来,才能练就克敌制胜的招法。”

  紧盯前沿

  战斗力的提高是最大的安全

  牟春江的目光始终盯着世界新军事变革最前方。在他的申请下,空军批准引进先进模拟训练系统,使直升机大队是全空军唯一一个配备整套模拟训练系统的单位。依托这套模拟系统,大队组织了空军首次武装直升机空战飞行集训,培养出一批空战飞行骨干。

  2007年10月的一次飞行训练中,一架直升机在陌生地域突遇强风,年轻飞行员因过于紧张而操作不当,险些发生危险。那一幕深深地刺痛了牟春江的心,“未来战争中,直升机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还要时时受到火力威胁、电子干扰等,这点紧急情况都处置不了,怎能上战场?”强烈的忧患意识犹如一柄高悬于头顶的利剑,激励着他不断创新突破。

  为尽快形成战斗力,牟春江加大复杂气象条件飞行训练的力度,把浓雾、大风等恶劣气候作为绝佳时机,把山地、峡谷等复杂地形作为模拟战场,突出超低空突击、接力出航、编组掩护打击等高难科目训练,锤炼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和意志品质。他担任地面指挥时,每个架次飞行都要变换5个以上的训练条件,设置一个个险象环生的训练背景:电磁攻击、雷雨袭击、突遇气流……

  去年8月组织夜航编队训练,牟春江本是轻车熟路,可他联想到近年高技术在空战中的运用,便针对现代夜航作战带来一系列新特点,提出增加夜间临时改航、夜间野外着陆、无灯着陆的训练方案,大大提高了夜航训练的难度。又有人劝他,没必要自找麻烦,增加安全风险。他说:“战斗力的提高才是最大的安全。”

  有勇气不等于蛮干。正式训练前,为让大家对夜航飞行时高度、方位、障碍物等因素有直观的感受,牟春江每次都带飞,结合实际现场讲解飞行注意事项,有效减轻了新飞行员的心理负担。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夜航编队训练的飞行员全部顺利安全完成这一课目。

  创新训练

  新飞行员成长时间缩短一半

  2008年,新机列装不足半年,牟春江就率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提前半年实现了能飞复杂气象的目标;

  2009年,作为长机机长带领编队米秒不差掠过天安门,列装第二年实现了机群战术编队飞行目标;

  2010年,率队参加“空剑—2010A”多兵(机)种联合演习,开两型直升机完成高原实弹演习先河,标志着战斗力的形成;

  2011年,作为机长参加“前锋—2011”实兵演习,带领编队展示了低空突防、火力清障、“蛙跳”攻击等新战法,初步形成了立体作战能力。

  一支新机部队,4年实现战斗力“四级跳”,奥妙何在?昨日,牟春江告诉记者,人才是部队战斗力的主体,只有用科学方法练兵训将,才能带领部队纵横千里、搏击长空。

  大队组建之初,面临一系列实际困难,如果按部就班组织新员改装训练,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而且不利于飞行员的快速成长成才。对此,牟春江给出了两个字:创新。

  “19小时训练法”开启高强度训练之旅,以前5个飞行日完成的训练量,现在3个飞行日就可以完成。“质点调配法”将场次利用率提升3倍,不仅锻炼了更多的飞行员,还同时训练编队飞行科目。“新老置换带教法”突破传统带教模式,使新飞行员成长时间缩短了一半。“模块式组训”让新员驾机领路导航、教员驾机跟飞指导,提升带教效益。

  在牟春江的努力下,从首批飞机列装到现在,在教学比(教员:学员)仅为1:7的情况下,将期间所有分到大队的83名新员改装完毕,平均每年改装15个,现已有30名成为技术骨干,15名成为新机长,同时还向兄弟单位输送了6名飞行骨干。因训练成绩斐然,他的某些教练法正在部队推广。

  在教学的同时,牟春江还着手规范飞行训练标准和评估,主持编写、参与编写了多本空军教材、规范。

  牟春江先后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被空军评为“优秀航空兵师团长标兵”、“廉洁勤政师团领导干部”,2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三等功。

  突破极限

  开路先锋,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这是牟春江的性格,也是其他队员对他的评价。

  作为一名飞行员,一个军人,牟春江时刻都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深知安于现状是身处和平年代的军人最大的敌人。在不同类型训练里,牟春江都尝试着用近乎“玩命”的方式突破极限、挑战极限,甚至与死亡擦肩。从提升战斗力出发,以战时紧急状态作假设,与其说牟春江是在挑战不同的任务,不如说是那个职业军人的牟春江在时时刻刻激励、鞭策着一个普通人的牟春江勇往直前。

  牟春江的生命里有无数个第一,他大概已经习惯了第一并不断地保持着第一、冲刺新的第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刻印军人的他心中,极限只会短暂地定格在下一次突破之前。(付小为)

【编辑:王金志】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