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众悼念援华印度医生柯棣华在华逝世70周年
中新社石家庄3月31日电 (牛琳 申玲敏)清明将至,又到了中国人祭扫的日子。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正东,印度友人柯棣华的墓地被白色花海包围。今年是柯棣华在华逝世70周年,河北民众通过公祭等形式深切悼念,表达对他的敬意和哀思。
31日,3.5万余河北民众齐聚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随后,全体民众向陵园内安葬的包括印度援华医生柯棣华在内的618位烈士默哀两分钟。
柯棣华墓前,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向前来祭扫的各界民众宣讲着柯棣华的援华事迹。来自石家庄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驻石武警部队官兵和大中小学学生,甚至河北省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起在柯棣华墓前肃立、默哀,并献上自制的小白花。
连续51年、每年清明都自发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做义务讲解员的79岁老人田文虎,提及国际友人柯棣华的事迹感慨万千,“河北是柯棣华曾经战斗和去世的地方,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应该被大家世代传扬。”
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西北角的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以详尽的文字、珍贵的图片以及实物,向人们讲述了包括柯棣华在内的5位援华医生的动人事迹。
医务工作者的王静认真地看着柯棣华的老照片,“柯棣华在华牺牲时只有32岁,跟我现在的年纪相当,他那么年轻就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写信给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吁请援助。于是,印度援华医疗队成立。此前一年刚刚毕业于孟买格兰特医学院的柯棣华毅然申请参加援华医疗队,并于1938年9月抵达中国,开始了近5年的援华生活。1941年1月,柯棣华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首任院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