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558:医改求共识
中新网4月9日电 从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全文)》公布到现在,中国医改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三年。但是,对于中国这个正处于转型期、各种复杂矛盾集中呈现的国度,如何实现新医改确定的“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目标,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显然并非易事。
在中国医改的诸项改革中,“公立医院该如何改”无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卫生部开出了试点的药方。在过去不到两年的试点中,北京、上海、深圳等 17个城市都在不同的方面,试图为中国式医改探索出一条可选择的、适合国情并能够得到推广的路径。本期封面报道选取北京、昆明等城市,为读者探索医改的现实样本。
本期经济板块关注知音传媒上市。虽然一开始就是市场化运营、自负盈亏,但作为一本主要面向妇女和家庭的非时政类期刊,知音传媒上市仍面临诸多政策限制。
本期特别报道关注水污染问题。据监察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有1700多起;最近6年,共发生了15起特大水污染事故。今年一开春,又连续发生了广西龙江、江苏镇江两起重大水污染事故,更为赤裸地展现了水污染的严峻现实。正如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新闻周刊》近日考察了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地区—湘江流域,厘清问题得失,向读者展现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严峻现实和治理思路。
本期国际报道《埃及革命摘桃子的人》关注穆斯林兄弟会。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动荡里,人们总能发现“穆斯林兄弟会”的影子。其中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已经成为街头革命最大的胜利者,其所属政党“自由与正义党”是议会上下院的第一大党,也是制宪会议最重要的力量。《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总书记和最高委员会委员,后者的岳父刚刚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我们发现,穆斯林兄弟会在宣称“反对政策宗教化”“民主自由”的时候,却又在试图成为掌控一切的“新独裁者”。
本期人物板块关注在中国打假的意大利人戴胜乔。戴胜乔出入于北京的各种展会,常常被奉为座上宾,但少有人知道他的工作与打假有关。两年前,当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决定在多个贸易伙伴国开设知识产权办公室时,53岁的戴胜乔被选中担任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知识产权部北京工作室的负责人。从意大利人的观点来看,那些虚构意大利产地、品牌或者故事来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足够严重。但在中国,它们是不是如此严重,戴胜乔并不清楚。但他清楚的是,在此之前,虚假行为早已存在,很多人都知道,却没有解决。
本期文化报道《京骂凶猛》为读者解读京骂的前世今生。多年以来,赛场上的“京骂”一直存在,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重视。它混杂着赛场上的助威、对平日郁闷的发泄和中国特定城市文化根深蒂固的傲慢。如今,“京骂”现象应该被认真理性地重新审视。
本期文化还关注话剧《推销员之死》。人艺经典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近日复排重登舞台。首演于1983年的《推销员之死》是中国在文革后上演的第一部外国戏剧。北京人艺选择此剧作为今年建院60周年推出一系列复排经典剧的第一部,显然颇具用心。推销员“复活”要么批判,要么“鼓吹”。对于资本主义,我们从凭空想象,到逐渐熟悉;当我们以为正在接近所谓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时,却又不知从何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