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对华好感度下降 只有20%左右喜欢中国(2)
看待历史问题,两国国民视角不同
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绕不过的话题。
在小泉内阁时期,对中日历史的认识问题是占据中日关系重要部分。民主党执政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对历史认识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刘杰认为,历史认识问题是很多问题的基础问题,包括领土问题,钓鱼岛的归属,这个问题说到底也是历史认识问题。
刘杰说,中国人认为,历史是现在和过去的对话。中国人现在跟过去对话时,很多人是和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对话,更多的人是和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对话。这段历史中国人饱受列强的凌辱。
然而,更多的日本人是和1945年以后的历史对话。当时日本产生了新的宪法,建成了民主国家,伴随的是经济的高速成长。很少有年轻人会把过去的战争和当今的日本联系起来去思考,去认识日本。他们只继承了战后的民主制度,他们在世界上最值得自豪的是,他们战后60年来没有和任何国家发生战争,没有侵略,他们有一部和平宪法。
这之间就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这样两个国家去对话的时候,就出现一种状况,我们中国人认识现在的时候,总喜欢把近代史上受屈辱的这段历史和现在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强大的国家这样的思维联系起来。而日本人认为战后我们一直在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没有侵略的问题。他不会把现在所发生的问题和战争联系到一起。而我们中国人比较容易联想,比如现在中日之间发生什么问题了,我们会联想到侵略战争的时代,从哪个时代开始,日本就是这样。
刘杰认为,日本现行的十几部教科书对过去侵略战争包括南京大屠杀事件都有描写,唯一、最大的区别是数字上的差距。在教科书上,围绕南京被屠杀的人数有各种各样的数据,但不会说20万、30万。
领土问题最敏感
领土问题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问题。刘杰说,日本政府的观点是领土问题已经解决完了。换句话说,日本认为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但是在日本学术界有很多观点,和官方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中有的学者主张领土问题本身还是存在的,两国围绕钓鱼岛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不能否定问题本身的存在,有可能的话,两国应该通过协商、外交途径去合理解决。中国认为,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国败战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所以中国说这是趁火打劫——趁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特殊情况下,日本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归属权。所以中国说这个不合理、不合法。
中国认为,钓鱼岛的位置在中国大陆架的边缘,和冲绳岛之间有一个很深的海沟,这个海沟实际上是隔离冲绳和钓鱼岛很重要的地理标志。中国历史记载中有,中国派到琉球(即冲绳)的官员,琉球官员到中国朝贡时,迎送客人都是以海沟为界限。意思是海沟的另一边是你们管,所以海沟是重要的地理标志。
关于钓鱼岛问题,中国外交部一贯明确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关于东海合作问题,远山茂说, 2008年,当时两国首脑达成共识,今后两国就东海油汽田开发进行合作探索,但遗憾的是,自钓鱼岛渔船事件发生后,两国这方面的外交协商没有展开,有关东海的问题,最近两三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赴日旅游的人多了,日本人也烦
当然,两国国民相互之间的好感度不高,基本没有妨碍两国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2010年,有373万日本人来华旅游,每天平均1万人左右;有141万中国人赴日旅游,比上年增长40%以上。2011年,受日本“3·11”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赴日旅游的中国人下降到104万人,但这个数字也仅次于2010年。而且在2011年10月后,赴日旅游人数又开始大幅攀升。
日本非常欢迎中国游客。尽管中国人到日本吃、住比较节俭,但舍得花钱购物,人均在日花费11万日元,相当于8000多元人民币。不过,中国人多了,日本人也烦。他们认为中国人素质太低,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日本的街道十分整洁,很难找到纸片,也很少有垃圾桶。随团的日方翻译平山梅芳说,日本人要把在外边喝完饮料的瓶子、擦过嘴的纸巾等都要带回家里,进行分类处理。日本农民进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让他们适应、融入城市文明。
除了上述因素外,日本外务省官员也不避讳日本政坛的频繁变动给中日关系进一步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山茂说,自小泉首相之后,日本的首相基本是一年一换,到现在已经换了6任了。日本和中国之间虽说要加强高层领导之间的互动,但日本的首相、外相、大臣经常换,两国政治家来不及作更深的交流。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作为外交官来讲,希望日本的政治稳定下来。
影响中日国民感情的因素既有大局问题,也有小节、细节问题。但两国政府官员对深化中日关系很有信心。
中国驻日本使馆公使韩志强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合作共赢,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从日本学到了许多管理、技术的经验。现在,中日两国谁也离不开谁,日本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国可以继续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好,技术、资本实力雄厚,国民勤奋踏实做事,完全有能力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这对中国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中野让表示,我们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40年的历史,两国关系有时候有波动,但总的来说,两国关系得到飞跃性的好转。中日关系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加强交流,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会非常美好。记者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