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产出首根校正场线圈导体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等离子体所近日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生产出第一根校正场线圈导体(CC导体)。这是中国作为ITER计划七方成员之一,承担的采购包任务中重要部件之一。
中国ITER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介绍说,超导导体是ITER装置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包括八种类型。ITER计划七方国家中有六方分摊了导体制造任务,而中国作为这六方之一,参与了其中六种导体的制造任务。
等离子体所近日完成了925米CC认证导体的穿缆,并在中国ITER执行中心和ITER国际组质量官员的现场见证下,顺利完成了CC导体的生产。
据了解,CC导体采购包是等离子体所继环向场(TF)、极向场(PF)后承担的第三个ITER导体采购包。此前2011年9月8日,等离子体所完成了第一根TF认证导体,同年11月完成了第一根PF认证导体。
等离子体所ITER导体生产机构负责人武玉研究员介绍,本月内即可正式向ITER计划启运交付CC导体。
据了解,中国的ITER导体生产实现了100%的国产化,在参与ITER计划的7方国家中,中国是目前在此方面达到100%国产化率的两个国家之一,另一个国家为日本。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专门为超导导体研制生产建造了生产大厅。在4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安装有自主研制的导体成型机和绞缆、收缆等设备。此外,还包括世界上第一条长达1000多米的穿管线,这为中国全面完成ITER计划国际采购包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中国是参与这个计划的七方成员之一,承担了ITER装置近10%的采购包。(记者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