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应更敢于调整利益关系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应更敢于调整利益关系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根据官方部署,中国今年将在6大领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近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等都在其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已经公布,教育、住房、食品等领域改革也在提速,中国正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全面改革。
观察官方紧锣密鼓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每项都是“难啃的骨头”,近日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凸显重点领域改革之迫切。随着更多措施的出台,改革应更敢于调整利益关系,做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加减法”,尤其要调整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关系,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既得利益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关系。
今年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近70次提到“改革”,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不言而喻。人民日报近日发文指出,从改革全局来看,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改革成败,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多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近日对改革作出表态。总理温家宝撰文指出,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副总理李克强则就医改强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体现出最高决策层对改革艰巨性的清晰认识以及强势推进改革的决心。
30多年来,中国改革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逐个击破到全盘考量,每一步都涉及利益关系调整。有鉴于此,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应更敢于调整利益关系,需要政府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无论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还是公立医院改革,无论是价格改革,还是收入分配改革,无论是加快金融改革,还是整治食品安全,都需要首先改变部门利益、地区利益、行业利益突出的局面,加强权力约束,改变政府权力在一些领域较多介入资源配置的局面。
敢于调整利益关系意味着改革更需做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加减法”,理顺各自关系。以事业单位改革为例,政府需要做更多“加法”,《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涉及现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职工4000万人的生存、去向与发展,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推进与此相关的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改革,需要政府拿出更具体的时间表,保证政策不被“念歪”。
再如针对民间借贷乱象丛生的局面,国家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以上各种重视民资的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社会”变量在改革中的作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构建竞争格局。
而面对医药、教育改革等难点,已有包括卫生部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在内的官员呼吁改革加快顶层设计,理顺多方利益关系。陈竺说,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应该在中央层面明确基本的理念、原则和基本路径,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特别是将地方自主决策和加强顶层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提出的“顶顶层设计”概念,中国在进行金融、财税等领域改革顶层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顶顶层设计”,即调整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以上各方的观点更体现出改革在尊重民众智慧与诉求的同时,急需最高决策层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自上而下积极稳妥推进制度改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