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的哥拒收盲人车费是社会向善标本
日前,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了一位盲人乘客的车费,称“我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当他把这个事告诉下一位乘客后,这位乘客下车时又坚持多付费给他,也称“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这段“跑车录”被发到了微博上,感动了很多人,有网友称,“又开始相信这个世界了”。
“这个社会会好吗?”这是属于无数人内心的时代叩问。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人们有着对社会向好的巨大期待。事实上,未来社会也只有更加趋善,人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美好。这实际上就要求,人与人之间必须在一些生活,一起热爱,一起互动之中,来不断改善身边的小环境,进而推动社会大环境的进步。从这个意义讲,这起“跑车录”,作为这个社会向善的一个重要民间标本,应该辐射出更大的公共价值。
盲人挣钱不容易,的哥挣钱也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是的哥有一颗帮助盲人的善心。最不容易的则是,这样善心能够又打动乘客,把这样的善意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哪怕微茫的光亮,到了晦暗的地带,都可能拥有足够温暖人心的力量。在我看来,这篇感动人心的“跑车录”,就是一种反向的“多米诺骨牌”,让一些曾经被推倒的道德良心,一张接着一张相继又站立起来。
的哥帮助盲人,乘客帮助的哥,他们的故事感染人,这是一次祛除“互害型社会”不良影响的成功范例。必须承认,当前在一些社会领域,不仅存在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甚至还出现底层互损互毁的不堪情境。曾经关于“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的争议,也都让人看到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一面。社会道德文明出现滑坡,当然与一些制度不公的错误引导有关,与一些公权力失范行为不良影响有关,与一些无良资本无耻掠夺的伤害有关。但是,在诉求与从制度改革层面进行社会重建的同时,也必须强调道德重建对社会向善的积极意义。
“你给他这点光亮,让他起码感受到这社会不黑。”在帮助盲人之后,的哥老马这样说。给别人光亮,也同样会照亮自己。盲人与的哥,都是挣钱不容易的群体,他们在道德上的自律,其实本身就是社会道德在进行自我的酝酿与积蓄。这种“底层互助”,正是社会力量走向强大的重要生长点。事实上,当下一位乘客自觉接过这样道德接力棒,就寓示着,社会为公共生活更加美好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这个意义讲,从社会底层开始,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向上流动,恰恰为告别“互害型社会”提供了一条自我救济的路径。制度可以改变生活,但生活同样可以引导制度向善,激动制度重建。在我们这个“陌生人社会”特征更加明显的今天,每个人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其实都在改变这个时代。(单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