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军报:中俄军演以防空反潜等防御性演练为主(图)(2)

2012年04月23日 09:0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
                                  “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老友新朋黄海相会

  潮来潮往,铁流澎湃。老友新朋,会聚黄海。

  极目远眺,反潜舰、护卫舰、驱逐舰、导弹艇、补给舰、辅助船……它们中,不少舰艇曾在波风浪谷间有着美好的记忆。

  “哈尔滨”号驱逐舰已是第二次在家门口迎接老朋友“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了。2009年,它们共同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多国海军活动。而“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则一定想起了7年前的更多往事。“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它也与“哈尔滨”号在密切合作中结下深厚友谊。

  记者则在看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的第一眼,想起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最先进的一型护卫舰——“舟山”号导弹护卫舰。

  2009年9月3日,两舰在亚丁湾中部海域相遇,双方按照海军舰艇相遇时的国际惯例进行了灯光信号和旗语交流。在即将分别时,“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和“舟山”舰分别挂出了“祝你们一路顺风”和“祝你们一帆风顺”的信号旗。

  同样是在亚丁湾,2009年9月18日,中俄海军护航编队举行了代号为“和平蓝盾-2009”的联合演练。参演的“舟山”舰、“徐州”舰与“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九次队形变换。随后,双方又进行了旗语通信演练、海上航行补给演练、特战队员联合反海盗演练。

  海风阵阵,舰旗猎猎。壮观的两军舰阵分享着友谊与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和谐海洋”的诚意。(孙阳)

  深度解读

  透过装备看军演

  ■刘林刚

  在军事观察家眼里,看一场军事演习,不仅要了解其性质和目的,还必须“读懂”参演装备。

  反潜是俄海军的强项之一,此次俄方参演装备均以反潜见长。“无畏”级反潜舰全长163.5米、宽度19.3米、标准排水量6700吨、最高航速30节。该舰携带的攻潜武器具备远、中、近三层反潜火力:外层为2架卡-27型反潜直升机,中层为2座四联装SS-N-14“石英”反潜导弹和2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内层则为2座RBU-6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瓦良格”号则具备反舰、防空、反潜多种能力。

  对海上安全和海上交通线的威胁,除了水下,更主要的来自空中。由于空中打击对水面舰艇的压倒性优势,防空已成为大型水面舰艇保持生存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在陆基战机作战半径能够轻易覆盖的狭窄海域,没有制空权就没有生存权,防空是反潜的前提和保障。

  为了达到与俄方优势互补,中方参演主力包括第二、三代导弹驱护舰,2艘常规潜艇,还有导弹艇、综合补给舰、医院船等,共18艘舰艇。应该说,在不考虑陆基的掩护的情况下,中方驱护舰兵力已具备很强的区域防空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有数艘舰艇和部分人员具备亚丁湾海域护航经历,救援拖船、补给船、医疗船等也和海军陆战队一起参演。

  兵力结构和演习内容决定演习目的,从参演装备分析,双方优势共享、短板互补,以防空、反潜为主,兼顾打击水面威胁。综合种种现象不难看出,此次联演是防御性演习。

  事实也是如此,此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的课题就定为“海上联合防御与保交作战”。防御性的特点在于,只有遇到对方威胁时,才会有打击目标和反应动作,是一个被动的防守行为。这与攻击纵深动辄达数千公里的航母战斗群演习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相关链接

  中俄双方主要参演装备一览

  中方参演装备:水面舰艇16艘:“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沈阳”号导弹驱逐舰、“福州”号导弹驱逐舰、“泰州”号导弹驱逐舰、“洛阳”号导弹护卫舰、“绵阳”号导弹护卫舰、“益阳”号导弹护卫舰、“舟山”号导弹护卫舰、“徐州”号导弹护卫舰、某新型导弹快艇等;潜艇2艘:“316”号潜艇等;飞机13架、直升机5架:“歼-8”飞机、“歼轰-7”飞机、“直九”型舰载反潜直升机、“直八”型舰载救护直升机等。

  俄方参演装备:“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3艘“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大型反潜舰、“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大型反潜舰;4架舰载直升机:“卡-27”舰载直升机;2艘“佩彻涅格人号”救援拖船;1艘“佩琴加”号补给舰。

【编辑:王金志】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